人的情绪,是有波动周期的。就是有时候饱和,有时候低迷,像波一样。人的想法,是会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变化的。情绪饱和的时候,人的想法会偏向于积极。情绪低迷的时候,人的想法也会随着消沉。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3种状态:内在父母、内在小孩、内在成人。

这3种人格状态住在你的身体里,会在不同的时候交替出现。在不同的压力情境下,会有某一种人格占主导,然后会让你对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产生不同的感受、需求和想法。

一、内在父母

人在感受没有压力的时候,容易出现内在父母。内在父母喜欢照顾人,有很多爱。

当内在父母人格占主导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很强大,很有能力,有耐心,有温暖,有责任,有力量,有很多爱。

你会特别想去宠爱一个人。想对一个人做很多事情,想爱护他,保护他,宽容他,接纳他,欣赏他。

你会发现你的伴侣、孩子、猫猫都非常可爱的一面,会很想珍惜他。

这时候的你,最懂得别人需要什么。这时候说的了好听的话,送得出礼物,大方、体贴、主动,最让人感动。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你总能哄好他。当别人犯错的时候,你能原谅他。

因为你内在父母人格出来的时候,你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就是带着爱的付出。这时候的付出并不让你委屈,而是让你开心,因为你在为自己喜欢的人付出。

内在父母占主导的时候,爱一个人,是一件开心的事。

二、内在小孩

人在感受到超支压力的时候,容易出现内在小孩。内在小孩喜欢索取,非常需要被爱。

当内在小孩人格占主导的时候,你会像个小孩子一样,想得到很多爱。

这时候的你好想有个人来哄你,宠你,保护你,支持你,安慰你,照顾你,理解你,接纳你。你内心深处有着好多挫败、愤怒、自卑和委屈。

当你内在小孩人格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孤单、寂寞,想有人陪。即使有人陪,你也有很多不满意,会对关系感觉到愤怒、失望甚至绝望,很想换一个。

你需要被爱,但又无法直接表达。你就会通过嫌弃、责怪、抱怨、委屈、冷漠、离开等方式对待他。用这些方式你并不是真的想离开他,你只是在隐性表达你的需要。如果他能改变然后来满足你,你就满意了。

这时候的你,像极了一个又哭又闹又委屈又可怜的宝宝。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透过你这成人的身体和哭闹的表情,看到你此刻的人格只是个宝宝。

三、内在成人

人体验到适中的压力的时候,容易出现内在成人。内在成人比较独立,喜欢做事,有很多梦想和兴趣。

当内在成人人格占主导的时候,你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多斗志,想做很多事情,有很多梦想。想去自我实现,想去学习技能,想去环游世界。

你是个独立的个体,能独自完成好多事。这时候你想跟他一起去探索,去分享,去连接。最讨厌被烦,被控制,被依赖。

这时候的你最渴望对面的人三观一致,拥有共同兴趣和话题。

但不一致也没关系,因为你的世界丰富多彩。爱情,只不过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时候你对关系有一定的容忍度。适度的索取可以被接受,适度的付出可以被接受。但超出了某个度的时候,就会觉得好累好烦。因为这时候的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梦想、事业才是。

四、六种状态

两个人的相处,六种状态的交替出现。

1、当内在父母遇到内在父母,两个人相互体贴,相互欣赏,相互照顾,相互滋养。这时候的两个人是幸福的。

2、当内在父母遇到内在小孩,一个人会去照顾另外一个人。一个需要,一个被需要,这时候他们彼此之间也很满足。这时候感觉遇到彼此真的是幸运的事。觉得你这么可爱,余生一定要对你好。

3、当内在父母遇到内在成人,一个人会默默去支持另外一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发展自己的事业,也很好。

4、当内在成人遇到内在成人,这时候他们是两个有梦想、想法的人。他们可以一起闯荡 ,彼此分享。也可以彼此独立、互不干涉。这时候他们是平静的、协作的。

5、当内在成人遇到内在小孩,就比较糟糕了。一个人想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一个人总是去打扰。

6、当内在小孩遇到内在小孩,就更糟糕了,这时候的他们彼此都是匮乏的。彼此索取,彼此给不出,彼此冲突,彼此伤害。这时候的他们,看不到对方同样很虚弱,同样很需要。他们会把对方想象成父母的模样,拼命想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乳汁。这时候就是想删微信,想换人。好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你这么糟糕。

两个人相处,相当于是6个人在随机、交替玩耍。有时激动,有时平静、有时失望,有时开心、有时伤害,有时滋养、有时觉得他很适合、有时觉得想让他滚。

五、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中,感受总是流动的,想要在这种变化中,不错过爱你的人或者你爱的人,前提是我们真的懂爱、会爱、有能力经营爱:

当内在小孩出现的时候,不委屈自己,懂得如何聪明地表达,让自己被爱。

当对方虚弱的时候,索取爱的时候,懂得如何满足对方,让彼此的心更近。

当双方人格冲突、状态非常糟糕时,懂得如何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

这样的人,在爱情中知进退,懂拿捏,知道如何去爱,如何表达爱,能获得想要的宠爱,而不是在感情中不快乐。

情感关系中的多面人

情感关系中的多面人

情感关系中的多面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