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又一保健品巨頭,跌落神壇!

還記得當年瘋狂廣告轟炸的碧生源嗎?so的一聲就瘦了!如今, 是so的一聲,股價就掉了!

長期股價低於1港元,碧生源真是港股名副其實的“仙股”了。

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但似乎那些光靠砸廣告致富的保健品,生命週期都特別短。

比如,曾家喻戶曉的“送禮只送腦白金”的腦白金已息影、“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王老吉官司纏身、“不要太瘦哦”的減肥藥巨頭碧生源(00926-HK),也開始深陷業績瘦身期——

金錢與謊言,這些一代又一代的保健品神話,不是給腸胃洗澡,是給中國人洗腦。

如今,這些功能性快消品企業,慢慢在消費價值鏈的解構和重建中喪失受衆,最後只能無奈變賣。

比如今天覆利姐跟大家說的碧生源,你是上市公司,又如何?最終還不是落得一樣的命運?

虧損超過9000萬, 碧生源失寵的“減肥茶”

“減肥茶第一股”遭遇業績虧損。

最近,港股上市的碧生源(00926-HK)發佈的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業績公告,碧生源營收同比下降22.4%,公司整體虧損9347.2萬元。

兩大明星產品“常潤茶”、“常菁茶”的收入分別大幅下滑43.8%、22.9%。

業績下滑原因很明顯。

市場上減肥產品類型較多,而且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加上保健品類產品都有生命週期,碧生源減肥茶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很難再爲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貢獻。

碧生源出售總部資產輸“血”保命,地產值4.8億

2018年12月31日,碧生源披露公告,將位於北京西四環的碧生源大廈作價5.55億元出售給吉寶置業子公司。

此次出售的碧生源大廈是一棟總建築面積爲11628.21平方米的11層大樓,也是公司總部所在地。

根據物業評估報告,碧生源大廈於2018年11月30日經評估市場值爲4.8億元。

在常年高頻率廣告投放推動下,碧生源的業績曾一度輝煌,2010年上市當年營收達到8.74億元,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已比8年前下降60.18%。

截至2018年期末,公司負債總額3.88億元,同比增長57.09%;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17年的17.79%升至2018年的27%。

成本1元賣45元,暴利的減肥茶

要知道,就靠着這兩款明星產品,碧生源曾經走上史上最輝煌的10年。

2010年,也就是在奧利司他減肥藥插足業績之前、碧生源近十年最輝煌的時期,因爲,減肥茶實在太暴利了!!!

碧生源憑着這兩款茶劑就能創下營業額8.74億的峯值,其中毛利能達7.83億——8億多的營收,9成爲毛利,這兩款具備減肥功能的茶劑中間利潤墊有多厚,查查成分表就可知一二。

主打草本精粹、養生減肥的常潤茶和減肥茶,其主要成分是番瀉葉,某寶上好的番瀉葉價格是每500克10元,而市面上的常潤茶售價爲一盒45元。

長期以來,碧生源減肥茶,以“清宿便、排腸毒、潤腸道、排油脂”爲名堂,強調了減肥茶產品的治療屬性,比起普通賣茶的廠商,碧生源本質更像是一家品牌營銷商。

只要找對了目標消費人羣,一家品牌營銷商成功的祕籍就只有兩個:瘋狂打廣告和瘋狂下沉終端。

有人說“減肥是女人一生的事業”,所以,減肥這個市場一直存在,而且還很龐大,就看他們最終購買誰家的產品。碧生源經過了十幾年的宣傳,消費者已經“累 了!”

像碧生源這樣的保健品企業,在強調宣傳“功能性”的背後,其實還埋藏着着一連串的假冒僞劣的危機。

保健品上市企業,港股有碧生源,中生聯合,A股有湯臣倍健,西王食品、金達威、瑞年國際、昂達交立……

保健品,本身就是一個定時炸彈,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雷”“產品雷”什麼時候會突然爆掉?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