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春实施中考改革的事情,很多家长焦头烂额,现在终于敲定了750分已成定局,小编带家长们了解昨日中考改革新闻发布会具体内容。

一、改革基础背景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同时要求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

2018年2月,吉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18年秋季起,长春、吉林、延边、白山等四个市州率先在全省进行中考改革试点,要求采取“4+4+2”或“4+4+1” 录取计分科目模式进行改革试点。

2005年长春市实施了第一轮中考改革,进行了包括中考单独命题、“两考合一”、推荐生招生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全科开考、学完即考;从2015年开始已经将地理、生物学科纳入全市统一学业考试中,在初二下学期进行,考试成绩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依据。同年又将运动与健康纳入中考计分科目。长春市中考改革几次在全国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总体看,我市新一轮中考改革有较好的实践基础,部分改革项目在国家、省新一轮中考改革工作部署前就已实施,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方案形成过程

2017年3月市教育局成立《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起草小组,组织开展调研、论证、起草工作。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法律咨询、集体讨论等相关程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调研形成初稿。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征求了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市法制办等12个市直部门以及15个县(市)区、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代表、教师代表等多方意见,历经19稿,对合理意见和建议予以采纳,不断完善,形成定稿。

3.组织论证评估。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全面论证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目标明确,定位清晰,举措创新,在同类《方案》中居于领先水平,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

4.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9月11日,长春市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长春教育局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公众意见我们予以积极回应。

5.上报省教育厅审核。《方案》形成后,及时向省教育申报,省教育厅批复:长春市中考改革方案符合国家和吉林省中考改革文件精神,并结合了长春市基础教育实际,批准同意此《方案》。

6.市政府专题会议通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考改革工作,并纳入了市委深改组2018年改革项目。市政府多次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意见。10月10日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了此《方案》,并决定正式印发,从2018年秋季入学新生开始实施。

三、方案主要内容

我市中考改革《方案》包括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在全面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长春教育实际,明确了我市总体改革目标为:到2020年,初步形成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管理运行机制,构建起更加科学高效、灵活多样并与高考相互衔接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维护教育公平。

《方案》提出8个方面改革任务。就其中6个重点任务解读如下:

任务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实行“两考合一”

    实行初中学生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统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依据,实现“一考多用”,既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又减轻学生备考负担。

2.实行“全科开考”

    把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做到“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学完即考”,体现义务教育功能。

3.推行“分类施考”

    纸笔闭卷。语文、数学、外语(笔试)、物理、化学学科继续采取纸笔闭卷方式考试,考试成绩计入中考计分科目。主要变化是:从2018年入学新生开始,一是将地理与生物学科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实行纸笔闭卷考试,在八年级下学期末进行;二是将汉字书写能力测试纳入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范围。

    纸笔开卷。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继续采取纸笔开卷方式考试,考试成绩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机上施考。一是音乐、美术学科继续采取自动化闭卷方式考试,成绩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主要变化是:从2018年、2019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强化外语学科口语教学改革。从2020年入学新生开始,将外语口语考试纳入中考,成绩计入中考外语学科总分,在九年级下学期与外语听力考试同步进行,听力与口语总分值为30分。

    现场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继续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考试成绩计入中考计分科目。主要变化:从2018年入学新生开始,调整体育与健康考试分值,由原来的40分调整为50分(其中,七年级15分、八年级15分、九年级20分)。

    实验操作。继续对实验能力进行测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实验操作与动手能力。生物学科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物理、化学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过程考查。从2018年入学新生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四项内容进行考查,考查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任务二:改革录取计分办法

    1.调整录取计分科目

   我市采取“4+4+2”录取计分科目模式:第一个“4”指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学科;第二个“4”指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2”指地理、生物学科。

    2.调整卷面设置分值

录取计分科目由640分调整为750分,增加11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体育与健康50分,物理、化学合卷12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120分,地理、生物合卷100分。增加部分为地理、生物合卷100分,体育与健康增加10分。

    3.成绩呈现方式

    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以分数呈现,在初中学生毕业时以等级呈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等级呈现。

任务三:推进中考命题改革

    1.继续实行中考单独命题

继续实行长春市中考单独命题。要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命题流程,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命题人才库建设和题库建设,确保命题管理科学规范。

2.发挥中考命题育人导向作用

要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发挥对课程与教学的导向作用,更加注重减负增效,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密切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深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1.优化评价方式

    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强化评价工具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提高评价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注重对学生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注重写实性评价,加强评价过程管理,保障评价结果公平。

    2.强化结果运用

    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生评优评先、向优质高中择优推荐的依据,作为高中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时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的依据。

任务五:深化推荐生制度改革

    1.扩大推荐生比例和覆盖范围

    长春市中心城区(不含双阳区、九台区,下同)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推荐生比例占学校招生计划的80%,双阳区、九台区、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推荐生比例占学校招生计划的75%。逐步扩大民办普通高中推荐生比例,到2020年,推荐生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30%。逐步将推荐生制度拓展到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2.改进推荐生指标分配办法

    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推荐生指标分配坚持“先校均、后生均”的原则,注重向薄弱学校倾斜。

    3.改进推荐生资格认定办法

    报考推荐生,原则上须具有所在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由中心城区外转入的,须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末前取得该校学籍并实际就读。中心城区内转学的,不享有推荐生报名资格。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和措施。

任务六:启动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改革

    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中开展自主招生改革。拟开展自主招生的普通高中,需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自主招生申请,经批复同意后,由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厅报备审批,通过后方能进行自主招生,同时由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为期三年的动态管理。

    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要依法依规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自主招生指标应控制在本校招生计划的5%以内。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教育

长春教育资讯,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

关注

声明:本平台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文章来源:长春教育在线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别忘了给小编点个赞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