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流感疫苗卻供不應求!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流感疫苗批簽發總量爲735萬支,較往年同期1457萬支同比下滑近50%,相較於往年年均3000萬支批簽發量,供需缺口相當明顯。

業內人士認爲,這是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結果。

一方面,今年政府部門加強疫情控制,從而增加了對流感疫苗的需求;

另一方面,行業排名前五的企業中,有兩家因爲經營出現問題退出生產:長春長生面臨退市、北京科興股權大戰,退出的市場率大約佔25%。

流感疫苗接種高峯期在11月份左右,專家預計,四季度流感疫苗將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明年下半年或有所緩解。

流感疫苗緊俏

2018年10月23日,北京,老人、小孩“扎堆”社區醫院開種流感疫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25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北京市疾控中心瞭解到,北京市的流感疫苗從10月22日開始接種,但目前庫存的疫苗已經用完。如需接種,需要在11月中旬電話詢問是否有可接種疫苗。

此外,北京市可以選擇的流感疫苗爲三價和四價兩種。其中,四價爲2018年年中獲批上市,現在只有華蘭生物生產的這一類選擇。

據介紹,三價疫苗針對甲型的H1N1、甲型H3N2以及乙型的BV系流感病毒都具有防護作用;四價疫苗則覆蓋了去年“興風作浪”的乙型流感病毒BY系。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獲悉,華蘭生物的四價流感疫苗於今年9月首次獲得批簽發,截至目前,批簽發總量爲126.99萬支。而隨着長生生物停產,華蘭生物將獨享四價流感疫苗市場。

往年流感疫苗的供應主力,在2018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或停產。

截至10月21日,華蘭生物批簽發553.66萬支,長春所批簽發348.9萬支,雅立峯批簽發143.76萬支,巴斯德批簽發120.29萬支,國光生物批簽發38.49萬支,中逸安科批簽發12.68萬支。

長春長生、北京科興、上海所沒有獲得流感疫苗的批簽發。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北京市中小學生和60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的流感疫苗,供應量可能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即去年的流感疫苗夠10個人打,今年卻只夠供應3個人打。

生產主力退出

今年流感疫苗供應量如此緊張,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行業排名前五的兩家企業因爲經營出現問題,已經退出生產。

長春長生

10月16日,長春長生因爲毒疫苗事件,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吊銷其《藥品生產許可證》;沒收違法生產的疫苗、違法所得18.9億元,處違法生產、銷售貨值金額三倍罰款72.1億元,罰沒款共計91億元。

目前,市面上還是以三價流感疫苗供應爲主,長春長生以往的市場佔有率爲10%,而其如今的退出,在市場供給端造成了巨大缺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京科興

北京科興在行業內的地位舉足輕重,其衆多疫苗產品均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但公司內部股權之爭,干擾了疫苗的正常生產。

據悉,今年4月份,北京科興曾因人爲多次強行切斷公司三座生產樓和物料庫房電源,導致正在進行生產的甲肝和流感原液生產中斷。科興生物報廢220萬人份流感疫苗、350萬支甲肝滅活疫苗的原液及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產的菌種,並於5月起暫停了甲肝滅活疫苗和流感疫苗的生產。

此舉導致科興生物在2018~2019年流感季節將無法供應流感疫苗,在所有已中標國家和國內省份被迫棄標或無法響應新的招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明年下半年或有所緩解

除了產能的減少,從需求角度來看,國家政策對流感疫苗的供需現狀也有一定影響。

10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爲進一步加強流感防控工作,有效應對全國疫情,制定了《全國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試行)》,對今冬明春流感防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場預測,安徽、江蘇、山東、湖南、青海、貴州、天津、廣西等8個省份及直轄市或緊急補充招標採購二類疫苗。

聯訊證券醫藥分析師李志新認爲,國家政策對流感疫苗有一定影響,但考慮到流感疫苗在我國接種率較低,所以影響不大。不過,由於去年流感爆發,也對消費者產生了警示作用,使得很多消費者選擇儘早接種。

李志新表示,從當前市場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的批簽發情況來看,數量還未達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可見市場供應量仍較緊張。展望明年,如果華蘭生物的生產能力有所提高,那麼供應量將會有所好轉。目前華蘭生物在擴展生產線,如果其一年的生產能力能達到3000萬劑,那麼將基本彌補當前的市場缺口。

“考慮到流感疫苗的生產銷售高峯期,是在上一年的下半年,所以今年生產的緊缺會導致明年初供應的緊張,市場供應緩解要到明年下半年纔會顯現出來。”李志新說。

廣發證券則表示,考慮到流感疫苗接種高峯期在11月份左右,預計四季度流感疫苗將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來源:中國證券報微信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