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廣大教師朋友們針對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和豐富的暢想,有的怨有的知足,難以讓所有人都滿意。大家總有許多的不公平掛在嘴邊,比如一線城市的老師工資怎麼那麼高,公務員爲什麼有車補,等等。

  今天我們討論一下教師的教齡津貼。

  關於教齡津貼,國家是在1985年設定的。教齡滿5年、低於10年的,每月3元;滿10年、低於15年的,每月5元;滿15年、低於20年的,每月7元;20年以上,每月10元封頂。如果不再從事教師工作,從下月起停發教齡津貼。

  應該說,設立之初的3元、5元、7元、10元四個檔次很合理,待遇也很高。按照80年代的購買力計算,10塊錢幾乎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了,再者當時的工資一般也就二三十塊錢每月,拿最低3元的話,也相當於當時 工資的十分之一了。

  但是,30多年過去了,還是這個標準,顯得多麼不切實際和荒謬啊?

  時代在進步,國家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教齡津貼卻仍似“刻舟求劍”一樣保持原狀,豈不是犯了不知變通的錯誤嗎?

  如果改爲一年教齡一個月1塊錢(也就是全年可領12元),兩年教齡一個月2塊錢,三年教齡一個月3塊錢,並以此類推,如果20年教齡,全年可領20元X12月=240元,怎麼樣呢?這種算法,與現行的補貼辦法比較,10元X12月=120元,多了一倍。

  而一個擁有了30年教齡的老師,此時也不必總看着那一紙“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而徒嘆奈何了!這個多少換回一些更爲實際的物質實惠。

  即便如此,似乎也並不能符合今天日益上漲的物價。有專家根據物價算出來的結果是,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教齡的補貼應分別爲每月300元、400元、500元、700元!

  大家是不是高興了呢?

  提高教齡津貼標準,既有利於鼓勵教師安心從教,終身從教,同時也是與改革開放三四十年來工資與物價水漲船高的趨勢相適應,恢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教齡津貼佔教師工資總額10%至20%的權重比,應該是廣大教師們最爲期待的結果。

  各位老師,各位網友,你們覺得教齡津貼多少合適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