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手工分揀雜糧雜豆

A02版

在洮南市,有這樣一個年輕富有活力的創業團隊———“洮寶”團隊,這些80後、90後大學畢業生繼承了祖輩們敢闖、敢拼,不怕喫苦的基因,畢業後毅然放棄了城市裏優越的生活,返鄉創業,利用互聯網將家鄉特產雜糧雜豆打造成中國知名品牌“洮寶”,帶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帶領農民致富,積極回饋社會。

三名女大學生回鄉創業

“洮寶”創始人王荷創業之前曾在天津從事教育培訓工作,收入頗豐。“每次回家都會帶些雜糧雜豆走,因爲家鄉的最好。”王荷說。洮南市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弱鹼土質最適合雜糧雜豆生長,是全國著名的“雜糧雜豆之鄉”和“中國綠豆之鄉”。

“尤其是綠豆,出口都是免檢的,但這麼好的雜糧雜豆,知道的人卻很少。”王荷說,“家鄉有這麼好的特色資源,應該把這種優勢放大,同時還能帶動家鄉的農民致富。”

當王荷把想法告訴給在蘇州和長春工作的老鄉蔡宛潤和王一鶴時,3個人一拍即合。2014年1月,她們放棄各自穩定的工作返回家鄉洮南,共同發起組建“洮寶”創業團隊,團隊名字的寓意就是“洮南的寶貝”。同時,註冊成立了國內首家以大學生爲主體創新型農業專業合作社———洮南市劉老三雜糧雜豆種植專業合作社。

面對非議她們義無反顧

最初,“洮寶”團隊的思路是藉助各類網絡銷售平臺,幫家鄉賣雜糧雜豆。後來,她們發現,要想有回頭客必須有好東西。“做這個行業,我們就要對消費者負責,要從產品的源頭抓起,從除草、施肥、種植等環節,都做到全程監控和監管。”王一鶴說。爲了保證質量,她們堅持古法耕作,人工除草,施農家肥。“我們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包裝創意獨特,雜糧雜豆都是由本地師傅傳統‘手選’,這是現代機器無法替代的。”王一鶴說,好產品一定會得到市場認可。

“名校”“女大學畢業生”“返鄉種地”,這幾個關鍵詞讓“洮寶”團隊一成立就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但女孩兒們的家人大多不看好她們,“好不容易考學出去了,又要回來”“地都沒種過,還想帶着農民種地?”……類似這樣的話,她們聽了不少。

“最初,對她們選擇返鄉創業是堅決反對的,尤其項目選擇的是農業,對於女孩子太辛苦。”王荷的丈夫張米克對記者說,“但當回到洮南,跟妻子和她的夥伴們一起日以繼夜地工作後,我被她們那種建設家鄉的熱情徹底感動了。”

小工作室變成創業基地

2014年,“洮寶”團隊經營業績爲30萬元,2015年就達到了200萬元,5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已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經營的需求。恰在此時,政府爲“洮寶”團隊插上騰飛的“翅膀”。2015年12月,在洮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洮寶”團隊正式將經營場所遷入原敖東的老工業基地內,佔地約2.5萬平方米,目前,“洮寶”新的廠房和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原來是50多平方米,大家的想法停留在把家鄉的雜糧雜豆通過網絡賣出去,但當政府支持了2.5萬平方米的場地之後,也是給了團隊一個未來的定位和預期,大家站在這片開闊的場地上,想法也開闊了,目標遠大了,於是開始謀劃生產加工、電商、培訓、快遞等業務,到現在逐步建立起了具有“洮寶”團隊特色的產業鏈。”如今王荷的丈夫張米克也已成爲“洮寶”團隊的一員,他對此感觸頗多。據瞭解,“洮寶”團隊除了自籌2000多萬元資金進行廠房改造、購置設備設施,還建成了“洮寶”大學生創業園和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專業化的電商培訓基地。

吸收優質青年加入

如今,“洮寶”雜糧成功打開全國市場,目前“洮寶”是上海第一食品商店、超生活、匯金百貨、高島屋、久光百貨、上海國際農展館體驗店、王子超市等衆多進口食品超市和高端商超知名的雜糧品牌和供應商。“洮寶”團隊正在穩步擴展江浙滬的中高端銷售渠道,同時開拓北京、廣東、重慶的市場,進一步擴大洮南雜糧在零售終端的市場份額。在線上,“洮寶”已成功入駐阿里巴巴、淘寶網、1號店等衆多電商平臺進行銷售。

2016年,“洮寶”團隊實現銷售收入1016萬元,“洮寶”團隊創造的奇蹟並沒有止步,2017年“洮寶”營業額3000萬元,預計2018年營業額將達到創紀錄的8000萬元!

在“洮寶”創業和發展壯大的同時,“洮寶”團隊始終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爲自己義不容辭的使命。團隊先後發展了53戶農民加入了合作社。在立志創業、造福家鄉的感召下,“洮寶”團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優質青年加入,目前團隊中的專職和兼職大學生成員已發展到37人。

新文化報·ZAKER吉林

記者 邢陽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