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泛舟太湖,羣山黛色,

  碧波微漾,湖水清澈見底,

  茂盛的水草和游魚呈現出

  “水下森林”的美景。

  今年年底之前,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內的太湖圍網

  將全部移交拆除,讓太湖得以休養生息,

  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

  “守着‘六分’太湖水,

  我們要做足‘十分’太湖美。”

  吳中區委書記唐曉東介紹,

  吳中區擁有三分之二太湖水域,

  是蘇州市的“菜籃子”

  “水缸子”和“米袋子”。

  在保護環境與生態文明建設方面,

  吳中區一直恪守着最嚴苛的標準:

  太湖1公里範圍內不得開設工礦企業;

  全區有近50%的陸地面積禁止或限制開發,

  生態紅線保護區域佔全區國土面積的87.1%,

  是全省生態紅線區域最大的區(縣、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

  吳地人牢牢守住太湖生態紅線,

  呵護綠水青山,守望訴說着

  太湖文明的古村落、古民居,

  同時發展全域旅遊等綠色經濟,

  環太湖百姓得以增收致富。

  如今,太湖青春煥發,

  吳文化璀璨綿延,

  這些優秀文化和地理標誌,

  宛如基因,融進了吳地人的血液,

  成爲他們心靈深處揮之不去的情結,

  記憶深處最美的精神家園。

  

  守望記憶,喚起鄉愁

  近年來,吳中區雖已被納入蘇州主城區版圖,但在城鄉協調發展進程中,塑造了兩張與衆不同的“名片”,古村落和美麗鄉村。它們成爲喚起鄉愁的好去處。

  2005年,蘇州市公佈的首批14處古村落和60處控制保護建築,有11處古村落和59處古建築都集中在吳中區太湖之畔的東西山兩鎮,古村落數量不僅位居江蘇省前列,在全國也不多見。

  也就在這一年,蘇州頒佈了全國首個地方級關於保護古村落的政府規章——《蘇州市古村落保護辦法》,首次允許以股份制形式對古村落進行保護、經營,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古村落保護。吳中區緊緊跟進,2006年成立了蘇州太湖洞庭古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得益於該《辦法》的實施,被譽爲“太湖第一古村落”的陸巷古村以“鎮旅遊公司牽頭,村民以古建築入股,民間資本合作”的方式,由政府和民間資本修復惠和堂、寶儉堂、懷德堂等5個明清古建築對外開放,投資者分別按古宅大小、價值的不同等級,參與收益分成。

  在金庭鎮的明月灣古村,“政府選中七八幢古建築,對這些老房子進行評估作價,然後成立旅遊股份公司,村民以評估所得的股份加入,年終分紅。”金庭鎮古村保護負責人鄒永明介紹,爲解決農民的眼前利益,村裏還規定,如果旅遊公司沒有盈利,就按照房子面積每年進行補貼。

  2017年,東村、楊灣等洞庭東西山的古村落以及古建築,都在陸續修復和對外開放。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一個“活村莊”的形態,保護着歷史的遺產。這裏的一棟樓,一塊磚,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勾起濃濃的鄉情。

  如果你春季來到楊灣青蛙村,總能看到90多歲的老母親和兒子、孫子圍坐在八仙桌前,挑揀碧螺春嫩芽,老太太耳聰目明,眼中笑意盈盈;

  如果你秋季來到陸巷,恰好白玉方糕剛出籠,讓你迫不及待拿起一塊便咬,水磨粉的軟糯和豆沙的香甜交織在口腔裏,和着古鎮上的桂花清香,此時的感覺,富足而美妙。

  也因此,你有了一次又一次來陸巷的理由。

  在吳中區,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2015年起,吳中區每年投入約7億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一大批“外顯生態風光、內涵文化底蘊、兼具產業張力”的美麗村莊建成。

  擁有近20公里湖岸線的臨湖鎮更是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柳舍村等粉牆黛瓦的村莊掩映在綠樹叢中,“杜村燒酒”等老手藝將被恢復,鄉土氣息越來越濃郁。

  做優生態,做強“美麗經濟”

  民歌《太湖美》這樣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在投入100多億元進行太湖治理的基礎上,近五年來,吳中區創新治理太湖的理念,對太湖實行溼地保護、蘆葦收割管理、水草藍藻打撈、沿岸水體保潔、飲用水源地保護等綜合長效管理。

  經過努力,太湖水質達到III類水標準。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天鵝,連續三年在太湖吳中水域過冬。

  吳中人辛勤勞作,使這方肥沃的土地成爲物阜民豐的江南魚米之鄉。每年十一月底,萬綠叢中高懸的一盞盞“紅燈籠”,成爲人們記憶中最美的地標。

  2013年起,產量銳減的洞庭紅橘被列入吳中區“古樹名木後續資源保護”,區農林局在東山建立了洞庭紅橘種苗基地,建設了1500米長的紅橘觀光帶和5個紅橘保護區,結合旅遊觀光、休閒採摘,帶動紅橘產業發展。

  政府這隻“無形之手”,在保護地方特色資源的同時,尊重市場規律,放手讓農民搞好種養殖,獲得好收成。“小滿枇杷半坡黃”。明代書畫大家、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自題花卉冊中這樣描述枇杷:“誰鑄黃金三百丸,彈胎微溼露漙漙。”

  吳中人對外地枇杷總是有些不認同,他們會對你說:與洞庭枇杷相比,那“鴨蛋枇杷”的果肉是“木渣渣”的,果味有淡水氣。而洞庭山的枇杷果肉鮮活,果味濃郁,喫到嘴裏清甜清甜的,就算一口氣喫了一籮筐,也不膩味。

  除了枇杷,碧螺春茶、太湖三白、大閘蟹、楊梅等太湖土特產,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光東山鎮,每年通過電商銷售枇杷250萬斤左右,農民在枇杷一項上的戶均收入達3萬多元。

  “太湖三萬六千頃,三分之二在吳中。180多公里的太湖親水岸線,構成了吳中區最美的風景線。”吳中區區長陳嶸說道,吳中區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

  未來,環太湖地區將是吳中區生態文旅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也將是發展綠色產業經濟、高水平現代服務業的樣板區。吳中區爲離太湖岸線不到5公里的旺山描繪了一幅世外桃源的藍圖,以原生態爲基礎,發展農業旅遊。

  這裏開出了30多家農家樂,年接待遊客110萬人次,農家樂年均收入30萬元,解決當地農民就業400多人。旺山獲評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最美鄉村。

  “旺山的發展,是環太湖旅遊業發展的縮影,從中可看出吳中區環太湖旅遊的發展思路。”

  吳中區旅遊局局長毛剛告訴記者,即以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一核一軸一帶”生產力佈局爲重點方向,構建以度假區、5A級景區爲龍頭的生態文旅帶,以吳文化元素爲支撐,大力推進“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向體驗吳中本土風物、民俗、文化的項目轉變,真正做到文旅融合、農旅融合,賦予環太湖旅遊更多的內涵和魅力,實現環太湖旅遊業轉型升級。

  呵護文脈,留住太湖文明之根

  千百年來,吳文化在太湖流域氤氳滋長。香山幫建築技藝、崑曲評彈、蘇繡緙絲、核雕磚雕爲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林林總總上百個門類,都出自這片土地。

  陸小琴是光福核雕吳中區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最近,她正忙着創作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系列核雕作品《美麗中國——好人故事》。她的作品富含創作理念、故事,或者是生活中的小景、一個瞬間,十分有生活的趣味。

  陸小琴所在的舟山村,擁有核雕從業人員10萬人,年產值達10億元。“繁榮的市場下,更需要我們沉下心來,潛心研究,並深入生活獲取靈感,纔能有一系列原創的好作品,不斷地把核雕的藝術性和價值傳播出去,讓核雕成爲最珍貴、最經得起考驗的非遺門類。”陸小琴說。

  2013年起,吳中區每年組織民間工藝大師和傳承人外出採風、參與展覽和培訓,並搶救性發掘和扶持各類民間小衆藝術門類,緙絲、盤金繡技法因此得以傳承。

  香山工坊、中國工藝文化城等載體的建設,爲吳中工藝的發展搭建了實實在在的平臺。今年5月,吳中區獲評“中國文學之鄉”、“中國民間文藝之鄉”稱號。

  抬猛將、漁家婚俗、太湖開捕、軋神仙等稻作文明演繹出來的吳地民俗,幾乎成爲鄉村“圖騰”,在太湖邊一脈相承,延續至今。

  每年農曆正月十三,相傳是“猛將神”的生日,當天晚上七點三十分,香山街道的蔣家村村民們敲鑼打鼓請出“猛將神”,年輕小夥光着膀子,喊着號子,抬着“猛將神”挨家挨戶送福。當地人介紹,“猛將神”是稻田的守護神,舉行“抬猛將”習俗,爲的是祈求平安和豐收。

  這個寄託着魚米之鄉的先輩農人樸素願望的年俗,一傳就傳了800多年。

  文化基因刻進了骨子裏。吳中區用三年時間,於2016年出版了大型歷史文化叢書《吳中文庫》,全方位展示吳地文化風貌,共24冊。

  吳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顧建列告訴記者,摸清家底,“丈量”未來,才能更好地彰顯吳地文化和太湖文明,爲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在寶帶橋西南岸,

  一座蘇州元素的青白灰色調的建築

  漸漸露出“芳容”。

  這是吳中區傾力打造的吳文化博物館,

  預計明年對外開放。

  屆時,吳文化將在這裏

  得以集中展示和傳承,

  接受四面八方的禮敬。

  太湖文明,從這裏起步,

  在這裏不斷生長,走向繁榮與美好。

  作者:蘇雁

  圖片來源:吳中區委宣傳部、吳中區旅遊局

  本期編輯:徐譚 吳亞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