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衆號定投十年賺十倍

  我們之前也介紹過,在A股所有行業中,長期收益最高的兩個行業是:必需消費和醫藥。

  這兩個行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例如,需求比較穩定,不太受經濟波動的影響;利潤率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強;再投資需求小,企業能留下更多的錢。

  必需消費行業和醫藥行業,就是有類似特徵的行業。

  相比起醫藥行業比較晦澀難懂,必需消費行業中,很多公司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食品飲料公司。

  必需消費行業中,有90%左右都是食品飲料公司組成的。

  所以也有很多基金公司,開發了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基金。

  食品飲料行業

  食品飲料行業,這大概是與我們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一個行業了。

  食品飲料行業中,白酒公司的佔比最高,超過一半都是白酒公司。

  剩下的,則主要是由乳製品、調味品、肉製品等公司組成。

  像我們熟悉的伊利、蒙牛、雙匯、海天味業等等,都屬於食品飲料行業的公司。

  

  首先這些消費,不太受經濟波動的影響。經濟再不好,我們也要喝酒喫肉。

  其次,消費習慣養成了,是比較難改掉的。

  比如說北方逢年過節喝點白酒,幾乎是免不了的。小孩子每天喝奶,年輕人經常喝飲料等等,也都是免不了的。

  PS:其實還有一類必需消費品上市公司,在海外是規模非常龐大的,也就是菸草公司。

  比如說美股過去幾十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上市公司,就是生產萬寶路香菸的世界第一大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

  在國內,菸草也是利潤最高的行業之一,中國第一納稅大戶就是中國菸草總公司。像2016年,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利潤是10795億元,排第二的工商銀行是2782億元,而騰訊和阿里巴巴當年僅400億元左右。

  不過國內的菸草有管制,也完全不缺錢,所以沒有上市。A股的必需消費行業,缺少這一類優質股票。

  與此同時,成熟的食品飲料公司,本身的利潤率都不錯,基本都有自己比較知名的品牌,享有一定的品牌溢價。

  企業再投入的需求也比較小,也不太需要頻繁的升級改造。

  像智能手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升級換代,人們通常是買新不買舊;但是像茅臺等白酒,反而是越老越好,越老越值錢。

  巴菲特也是食品飲料行業的忠實愛好者,他的很多成名投資案例,都是來自於食品飲料公司。

  例如巴菲特很喜歡的喜詩糖果、80年代巴菲特的成名投資案例可口可樂、最近幾年投資的生產番茄醬的亨氏食品等。

  巴菲特很喜歡食品飲料行業“盈利穩定、現金流充沛、不太需要再投入”等特性。

  這些特性,也讓食品飲料行業,成爲A股長期收益最高的行業之一。

  

  食品飲料行業指數

  A股的食品飲料行業指數,主要是:中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

  這個指數是從2004年底1000點開始的。到2018年10月份,指數點數是11800多點,在14年的時間裏,上漲了大約12倍。

  如果加上分紅收益,則是上漲到14700多點,在14年的時間裏,上漲了大約15倍。

  堪稱A股收益最高的指數之一。

  追蹤食品飲料行業的指數基金,主要有這麼幾隻:

  1、天弘中證食品飲料指數基金

  基金規模2.6億,管理費率0.5%/年,託管費率0.1%/年。也就是平均一年0.6%的費用。

  2、國泰國證食品飲料指數基金

  基金規模17億,管理費率1%/年,託管費率0.2%/年。也就是平均一年1.2%的費用。

  這兩個指數基金所追蹤的食品飲料指數稍有不同。

  中證食品飲料指數的成分股是85只,國證食品飲料指數成份股是50只;國證食品飲料指數會更集中於大盤股上。不過成分股非常接近,估值也差不多。

  不過從費率角度,天弘食品飲料指數基金的費率低一些,國證食品飲料指數基金是一隻分級母基金,相對來說費率略高一點。

  食品飲料行業跟必需消費行業的重合度很大,所以在估值上,也可以參考估值表裏必需消費行業的估值。目前2018年10月份還是處於正常估值的。

  總結

  之前我們介紹過的白酒行業,是食品飲料行業的主力,而食品飲料行業也是必需消費行業的主力。

  所以它們的估值都很接近。

  具體投資的時候,白酒行業是更細分的行業,而食品飲料行業和必需消費行業覆蓋更廣一些。

  行業越是細分,持有的時候波動也會越大,要有心理準備。

  細分行業在投資的時候,比較怕遇到政策等風險。

  例如白酒行業雖然最近十年收益不錯,但期間也經歷了塑化劑等幾次事件,當時遭遇這幾次事件的時候,整個行業都有很大波動。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覆蓋行業和公司更多的消費行業指數基金,例如食品飲料行業。

  這樣,持有的時候波動也會小一些,更容易長期堅持投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