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三年,环保风暴从大城市刮到农村,一批无证经营、严重污染环境的“散乱污”企业被依法取缔,对环保整治,相信很多人双手支持、大力赞同。但是,铁腕整治环境的“阵痛”也确实带来一些“副作用。

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价格上涨

随着取缔砖瓦窑厂、采砂工矿、小作坊等一系列动作,带来各种建筑材料、生活资料价格上涨。

环保留下来的“副作用”,最后都转嫁到谁身上?

据一些商贩说,整治完成后,沙子、红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价格普遍上涨50%-200%,带来农民建房成本一平方至少上涨100元。

环保留下来的“副作用”,最后都转嫁到谁身上?

除了建筑材料,修车、喷漆、电气焊、食品加工这些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事情价格也明显上涨。价格上涨,最后都转嫁成农民生活成本的上升。

养殖等副业发展受阻

为了保护环境,划定了“限养区”“禁养区”。在限养区内,农民的养殖会受到限制,首先是环保必须达标,养殖规模上也有要求。

环保留下来的“副作用”,最后都转嫁到谁身上?

而在禁养区,比如水库周边、风景名胜区等,则会禁止农民养殖牲畜和家禽。

环保留下来的“副作用”,最后都转嫁到谁身上?

本来农村人可以靠养殖一些鸡鸭、猪牛等家禽家畜来补贴家用,一家一户的小养殖户被关闭,也让一些农民挣钱的渠道关闭了。

农民务工受影响

农村有许多废品收购站、废塑料加工作坊,由于缺乏监督,这些小作坊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一些加工厂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周围的水和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

环保留下来的“副作用”,最后都转嫁到谁身上?

根据中国最新的环保法规,这些工厂必须符合环保生产要求,否则将被相关部门直接取缔!

对于农村人来说,仅仅靠耕作很难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开支。被取缔之后,农民就面临失业或者去远一些的地方另谋职业,对收入产生不小的影响。

废品站被大量取缔关停,导致一些城市的废品无处可卖,直接拥堵在街道上,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环保整治没有错,这些副作用是环保整治必须经历的“阵痛”,解决需要一个过程。

希望政府在环保政策的基础上,全面鼓励扶持和引导,甚至补贴和保护,而不是一味的罚款、打压、关停、取缔!

比如适当对建筑材料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租给没有能力建设的养殖户。

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让废品从业人员为环境保护发挥最大的作用!让他们从散乱污企业转到环保企业,避免失业的尴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