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啥都不能丢身份证,万一别人拿去注册了企业法人,或者借贷,就很麻烦了。

1.冒用身份证的行为违法,可以对行为任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用虚假的个人身份信息注册企业法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中国拟在第二代身份证中登记指纹信息

2.冒用身份证注册法人的行为违法。具体规定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伪造证件骗取营业执照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收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用虚假的个人身份信息注册企业法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3.身份证被冒用了如何维权?

(1)取得相关证据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侵权人的行为造成被冒用人经济损失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工商部门撤销行政许可,吊销该公司的登记。

(3)以工商部门给予公司登记的行政行为违法,损害被侵权人合法权益为由,对工商部门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部门撤销公司登记行政许可。

用虚假的个人身份信息注册企业法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违反巜中华人民共和国方政许可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十条规定,被告许可登记公司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被盗用身份证的人还可能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

1、当事人真正要自己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时会受到限制。 根据《公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如果身份证被他人冒用注册了公司,而在当事人真正想自己投资设立一人有限公司时就会收到限制而不能设立,进而给被冒用人带来极大的麻烦。

2、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规定,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同时,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在认缴制注册公司的制度下,如果冒用人仅以认缴成立公司而没有出资到位,或者公司财产管理混乱,那么被冒用人就有可能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九条规定,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注册登记经过了行政部门的许可,具有法定的公示效力,在身份被冒用的情况没有被相关部门纠正或者确认的情况下,被冒用人仍然存在承担债务的风险。

用虚假的个人身份信息注册企业法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3、会被工商行政机构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因此,如果冒用人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出资的,可以由工商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

用虚假的个人身份信息注册企业法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4、如果公司还有其它违法犯罪行为,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行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