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打造具有西湖特色和国际水平的创新型现代教育体系!近年来,西湖教育以“开放办学、中西融合、创新发展”为理念,稳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交流与合作。9月16日,西湖区教育系统中小学校级干部研修团赴加拿大东端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开展学习和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由区教师进修学校阮筱珠副校长带队,西湖区教育系统中小学校级干部研修团25名成员赴加拿大开展为期19天的深度研修学习。

教育一家,求同存异

来自多伦多地区的多位教育官员、校长和专家,以最真诚热烈的态度和最细致耐心的方式,为学员们介绍了加拿大安省的教育历史、现状和远景。

第一天的教学,分为上下两个半天学习。早上课程中,既是教育专家同时也是当地资深的中小学校长Merry & Nick,用“二人转”的授课形式,介绍了加拿大教育概况;下午课程中,既是资深中小学校长也是私立教育倡导者的两位教育达人Avinash Mani &Beverley Ohashi,介绍了安省教育体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该省地广、物博、人稀,政体差异赋予省级政府的较大权限,省政府对区域内的教育影响力更为深远。

愉快的教学

1

教育理念与目标

安省的教育理念,教育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要惠及每个地方和孩子。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让老百姓享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

安省的育人目标

❖ Achieving Excellence追求卓越,包括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成为合格公民,助益社会。

❖ Ensuring Equity教育均等

❖ Promoting Well-Being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悦纳自我(A positive sense of self and belonging),积极选择(Skills to make choice)

❖ Enhancing Public Confidence强化社区尊重。怎样赢得,归根到底就是要培育新一代自信、有能力、有爱心的公民(To develop new generations of confident, capable and caring citizens)。

梳理一下,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个人能力,注重身心健康,造就合格公民。

■ ■■■■

2

课程设定与实施

安省的课程设定和实施,是由省政府统一制定课程大纲,设定学业规范。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其课程大纲的核心价值观是三个词——多元化(Diversity)、包容(Inclusion)、公平(Equity)。不同来源的孩子(非英语母语的孩子、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等),都有量身定制的课程大纲要求。

安省的教育管理,有72个地区教育局,校长行政负责;教师受聘学校,制定教学计划,评估学生学习,管理课堂;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但不允许收费,而应出于公心和责任。

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思路,steam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施,转换用学员们常见的词汇,如单元设计、背景知识、以学定教等等,异域感在有序的学习推进中逐渐消逝,让学员的理解简单而直接。

3

教育管理特色

教育,作为全人类的事业,自然有许多共同共通之处。但是由于国情差异,在各位专家的介绍中,学员感受到的是安大略省政府在本地教育中的巨大影响力和执行力。比如教育委员会的选举设定,最大可能性的从社区利益有关者中遴选教育管理者,从而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对于实在难以管教的孩子,校方强烈的举措(留校察看、家长自我管教1天至20天不等)和社会的辅助,令教育的施行顺畅许多。

价值引领,多彩校园

从9月16日到21日,学员参访的三所学校都是各自领域的出色典型。由于学制关系,真正走进课堂、近距离与一线教师进行良好互动交流是公立学校——Deer Park Public School。校长Carmelo Nanfara以满满的诚意,向大家展示一所加拿大公办学校的风采,展示了13堂课、一次大课间活动。而且,加拿大教师与学员们共进午餐,亲切交流沟通。

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门口草地上,一句警示标语“希望你缓慢驾驶,就像你的孩子生活其中”,周到提醒,不失礼数;校舍内墙上,到处是软木板,各种可爱的陈列。火箭腾空展板,每个同学的一张小脸蛋被剪进了一张张白纸剪成的宇航员脸上,仿佛太空漫游,三位老师的脸则透过舷窗,笑盈盈注视着孩子们;更有一面墙上,五颜六色的手掌印,错落有致,旁边一个小小的签名,表明归属,更可爱的则是一个大脚印,也赫然其中,突兀但不违和;优秀学生的展示柜中,一张照片、一个橄榄球、一件球服,一块奖牌,诉说着这位学生在校的荣光,丰富而又亲近;在校舍主要楼道上,每一届毕业生的一张张个人照,每张照片着装正式,都有一个小小的名字,想来他日回母校,必能轻易找到自己,甚至跟自己孩子说说当年事,对个体的尊重可见一斑。

2

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

在Deer Park学校,学员们看到每一张脸似乎都洋溢着笑容。对彼此微笑,对自己微笑。每一张笑脸都那么纯粹,那么简单;尤其在大课间时,全部同学在阳光下恣意挥洒,玩着自己想玩爱玩的事情。一个个不同肤色的洋娃娃,在同一片晴空之下,无间无隔;无论我们的英语有多蹩脚,但凡有问题,所有的老师都耐心的用最慢的语速,最直接的手势跟我们解释;Sorry、excuse me之声时时出现在楼道的任何场景。

3

包罗万象的资源教室

这个学校的一间普通教室,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里面的陈列,包罗万象,仿佛一个古旧品仓库。一个古老的电影放映机,几个轮胎,陈旧的实验设备,几件动物标本,一些著名科学家画像,实在难以一一罗列;一位酷炫的科学老师,用沉厚的男中音讲了一堂课,表情丰富,语言夸张,肢体语言更如演员;那两个轮胎,成为两位女生的凳子,骑坐其上,一节课居然不曾移动;那放映机,居然在课堂上用了起来,老师的教学影片,在机器带着沧桑的转动中播放出来,老师放一段、讲一段、问一点,这让不断想要在课堂技术上升级换代的我们陷入深思。

4

随班就读的个性化教育

还有三个人的语言课,一位来自中国的老教师为零英语基础的孩子单独授课;在特殊教室,两位老师一对一地教授特殊学生;在普通教室最后,班主任上着地理课,两位辅助教师对学习困难生(特殊学生)进行专门的指点与辅导,时时巡视,时时提醒,时时解答,一位智障学生费力地记着课堂笔记。

5

注重能力培养的课堂

一堂地理课,教学主题是:古怪的岩石是怎么出现的?老师先后出示三张照片,让学生自由讨论,猜想成因;20分钟后,逐步形成共识,完成板书;最后完成课后问题,形式为书本内容摘录;一面纸分成两列,窄列摘录提要,宽列摘录具体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目标,绝不是关于风化和侵蚀的知识目标,而是猜想,是讨论,是阅读,是信息摘录,这是注重能力的课堂。

尊重差异,持续成长

在多伦多大学,教育系资深教授Antoinette Gagne在回答问题时,回溯了安省的教育价值观——多元化、包容和公平。为学员们假设了一个课堂,28个学生,7个非英语母语学生,2个特殊教育学生,一位班主任,两位辅助教师——所闻与所见的零误差贴合。

借由多元、包容、公平的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有赖从课程设计(为不同孩子设定课程)、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立场、倾听学生声音的教学设计)、学校文化、班级授课、教师编制等全方位的落实,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没有成为障碍,而成为个性化教学的良好实施土壤。在此进程中,所淡化的,是知识性教学的灌输,所获得的,是每个孩子的价值感和社会永续成长的坚实基础。

一起再次出发

继续学习之旅

期待后段学习更精彩

来源:西湖教育微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