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春分,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每到这一天,民间都有放风筝、竖蛋和吃“春菜”等习俗。

其中吃“春菜”不仅应景儿,还特别适合痛风患者食用。因为痛风患者尿酸高,不宜吃高嘌呤食物,还要注意高脂高盐高糖的摄入,而时令野菜营养丰富,又多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调节体质,加速尿酸排泄。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又被称为“春碧蒿”、“马齿苋”,主要生长在菜园、农田、路旁,在田间较为常见。全株可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马齿苋在营养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所有的植物中,它的ω—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与海鱼相媲美。ω—3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从中医角度讲,这些作用实际上就是促进肝肾代谢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谢。

现在岭南地区的“春菜”正当季节,凉拌、煮粥、包饺子、烙饼等做法,都有不错的口感。

专家提醒,野菜虽好,但食用前最好浸泡两小时,这样可以清除野菜上面粘附着的灰尘、颗粒物,而工厂、垃圾场、污染河水附近的野菜就不建议采集食用了,因为那里的野菜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含量比较高,吃了对身体健康不利。此外,野菜性凉,即便爱吃野味的人也不能多吃,吃多了有造成脾寒胃虚的风险。另外,一些过敏体质、肠胃不好的人,也要注意食用量。

等到了4月份,痛风患者还可以吃点荠菜、苦菜和小根菜等野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