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剛剛建立時,隋朝著名的經濟學家蘇威求見李淵,想爲唐朝繼續效力。但李淵拒絕了他,李世民也拒絕了。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李淵和李世民爲什麼會拒絕一個有能力的人呢?

從蘇威的能力來說,李淵父子拒絕他是一個損失。蘇威出生經濟學世家,父親是宇文泰時期有名的經濟學家,幫助宇文泰出臺了很多經濟方面的政策。蘇威從父親那裏繼承了家學淵源,在隋朝以一個綜合學者兼政治家的身份參與朝政,不僅參與了隋朝經濟政策的制定,還參與了法制、吏制等政策的制定。

拒絕這樣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人們不僅心生疑惑,難道李淵父子求賢若渴只是表象?當然不是,賢明如李淵和李世民把蘇威拒之門外,當然有他們的道理。

首先,蘇威視一個明哲保身的人。他出身關中貴族,年輕時就以才華著稱,當時的北周權臣宇文護爲了拉攏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但蘇威看到宇文護背後的危險,又不好拒絕,就在結婚第二天帶着新娘逃進山裏做隱士。楊堅做北周權臣時,蘇威出山輔佐楊堅。但他得知楊堅要篡位後,又立刻逃回家種地去了。和上次一樣,他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一個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是膽小的人,膽小的人容易失去節操,失去節操是皇帝最不喜歡的行爲之一。李淵父子不接受蘇威,這是一個原因。

其次,蘇威並不是所謂的直臣。不管是隋文帝時期的四貴之一,還是隋煬帝時期的五貴之一,蘇威在隋朝是政壇不倒翁,但他並不像魏徵那樣直指李世民的過失。隋文帝時,皇宮裏用銀鉤,蘇威看到後不是直接指出這樣鋪張浪費,而是在隋文帝面前大談勤儉節約,讓隋文帝自己認識到浪費,併力倡節約。

隋煬帝時期,因爲勞役過重造成人心不穩。蘇威認識到了,但沒有向隋煬帝進諫。後來,楊玄感叛亂,隋煬帝像蘇威詢問對策,蘇威還是曲折的回答,說楊軒感可以很快擺平,怕只怕這僅僅是一個開頭。到了這個時候,蘇威還不肯說叛亂是因爲隋煬帝濫用民力造成的,他還在跟隋煬帝玩迂迴。

事情的結果被蘇威猜中了,反抗壓迫的戰爭很快在全國各地湧起。有一次,隋煬帝問起反叛的事兒,蘇威不像宇文述那樣騙隋煬帝,但也不說話。他躲在柱子後面,想躲過隋煬帝的追問。但隋煬帝還是向他問起。蘇威按照他解決問題的思路,還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說這不是自己的職責範圍,不知道。不過大概是越來越近了,因爲聽說以前戰亂在長白山,現在到了滎陽汜水。

在回答問題前先把自己撇清,蘇威等於在向隋煬帝證明,不管結果如何,這事兒跟我沒關係。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從李世民信任魏徵來推測,他喜歡直臣。這一點蘇威做不到。

李淵李世民不喜歡蘇威的最後一個原因,大概是他的立場不堅定。隋煬帝死後,作爲投靠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失敗後,他投靠了李密;李密失敗後,他又投靠了越王楊侗,後來又投靠了王衝。王衝被李世民平定後,蘇威請求見李世民遭到拒絕。到長安後,蘇威又求見李淵,又被拒絕。

從隋朝政壇不倒翁到唐初被拒絕,蘇威的遭遇可以讓我們看到隋朝與唐朝用人風格的不同。因爲用人風格的不要,隋亡唐盛的原因,也由此可以窺一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