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山赶日

[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十六出,闷来时担山赶日,闲来时接草量天。

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第一折:(冲末扮二郎引众上,开云)喜来折草量天地,怒后担山赶太阳。

杨景贤元杂剧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折细犬禽猪:(灌口二郎同行者上,云)不周山破戮天吴,曾把共工试太阿。谁数有穷能射日?某高担五岳逐金乌。小圣灌口二郎神是也,奉观世音法旨,救唐僧走一遭。

河南省舞钢市二郎山景区位于素有“北国小江南”之誉的舞钢市,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因“二郎担山赶太阳”而得名。

陕西省神木县二郎山,俗称西山,二郎庙群建于明正统8年(1443),历代均有修葺。嘉靖年间重修“诸神殿顶梁上有‘大明亮靖二十四年(1545)岁次乙卯五月十七日立’字样”,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传说典故:天神杨戬从陕西担了两座山,准备给神木城西和城北各放一座,作为屏障,以遮挡风沙。过了黄河,太阳快要落山了,碰上一位老大娘,原指望接个好口气,便问:“你老说我赶太阳落山前能到了神木城吗?”

老大娘说:“唉!远着哩,到不了啦!”二郎神一气之下便说:“人到不了,我的头也要去!”于是便使了神威,其头飞来神木城西北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劈山救母

《西游记》: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斧劈桃山救出母亲。吴承恩在书中有诗曰: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罗双凤凰。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明嘉靖三十四年无名氏《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宝卷》。二郎神的父亲杨天佑是上天“金童临凡”,为确州城内书生。

母亲云华仙女恋旧情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神,因违犯天条,被玉帝派人,压于太山之下。后来,二郎神得到天上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担山赶太阳”,劈山救出母亲云华仙女。

斩蛟治水

在很久以前,一条蛟龙驻扎在灌河口,他经常兴风作浪、作恶多端,致使灌河两岸蒿草丛生,水灾连年发生,农民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结果是颗粒无收,人们只能过着食不果腹、逃荒要饭的生活。

为了帮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玉皇大帝派遣二郎神管辖灌河口,二郎神来到这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平治水灾,农历五月初一那天,二郎神经过一番准备后,跳入河中,化身为牛,在河中与蛟龙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被二郎神生擒活捉。

二郎神怕它以后再兴风作浪,就把它用一根大铁链拴住,锁在二郎神后来带领人们筑的防水堆下面。

擂鼓传说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擂鼓镇这个名字来自当地的神话传说,当年孽龙出世祸害百姓,二郎神杨戬下界降服孽龙。

二郎神勇猛追杀,孽龙由北向南猖煌逃串,孽龙逃到曲山时,本想直达苏宝河经安昌河进入涪江,但忽见前方十余里处喊声大着鼓声如雷,原来是百姓们擂起战鼓为二郎神助威。

孽龙大惊,猛一回头,来了个三百多度的大转弯再向东逃串,说时迟那时快,二郎神正好追到,奋力一剑斩掉了孽龙尾巴。

由于二郎神用力过猛,他的双脚陷在泥沙中,当他拔出双脚时已累得精疲力竭,只好坐在景家山上休息。缓过气来才发觉丢了一只靴子,于是只好脱下另一只靴子倒掉内中的泥沙。

因此,当年百姓擂鼓助威之处便取名“擂鼓”;孽龙回头转弯处便形成了湔江河在曲山的大回水湾;被斩下的龙尾便是龙尾山;龙尾公园处地形象靴子,那便是当年二郎神丢下的;曲山新城原址名为“乱石窖”,那便是当年二郎神靴子内倒出的沙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