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颯爽,桂花飄香。10月26日,翻譯教工黨支部迎着細雨,赴衢州孔子南宗家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追尋素有“萬世師表”之稱的孔子遺蹤。本次考察學習活動還吸引了翻譯系非黨員及退休支部教工的積極參與。

1

旅途伊始,老師們就拿起了人民日報文章《宣言》進行鑑賞和學習。一同回顧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的成績。該文章引經據典、文采激昂、思考深刻、總結全面,老師們嘖嘖稱讚,不由地朗誦起文中的好詞好句,如:“聚浩蕩而擊中流”“集百川而惠蒼生”“興甘霖而潤萬物”“固堤壩而安黎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等。

2

歡聲笑語中,一行人很快到達坐落於衢州市區的孔氏南宗家廟。衢州孔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家孔氏家廟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建軍老師表示,這雖然是他第三次來這座家廟,但每次都有新的感覺和體會;家廟的內涵也隨着展品的增加而不斷延伸。比如這次,我們就欣賞到了一段關於孔子南宗的歷史變遷的電影。夏建新老師更是當起了“導遊”,帶領大家迅速找到了孔廟中的孔子石刻畫像。衆老師在孔廟中《大同篇》石壁前駐留,認爲孔子所述的這正是我國黨和政府正在努力建設的理想之一,改革開放40年來,也在建設“大同”社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

在孔廟的大成門殿內,一塊清代康熙皇帝撰寫的“萬世師表”匾額吸引了老師們的目光。匾額下的孔子像氣勢不凡。各位老師在此久久瞻仰,並探討起了儒家文化。卓振英教授提醒道,我們要認真區分儒家和儒教之細微區別。夏建新老師表示,很多人質疑我們中國人的信仰,事實上,中國人信仰祖先和祖先留下來的思想。其中,孔子的儒家文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最源遠流長。

4

老師們走走停停,不時坐下休憩,打開學習資料翻閱。在孔廟的偏殿中,我們朗誦起了我院退休教師劉成連老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詩歌佳作《新時代·新徵程·再揚帆》;在花園的石凳上,我們翻開了網友創作的《改革開放四十年感懷》,共同探討“四十年天翻地覆,滄海變桑田”的巨大變化。

5

許是機緣巧合,在衢州行程即將結束之際,在一古建築的牆壁上,我們找到了一句年代已久的標語“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衆黨員同志不約而同在此標語前留影,也爲本次黨員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外國語學院團委新媒體部出品——

編輯 | 王丹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