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说饮食、说服饰、

  说行旅、说节令、

  说草木、说百戏,

  这些话题,不离百姓日用、饮食男女,

  姑且以“食色”概括之。

  丨第079期

  

  《食色里的传统》 一本书带你寻找可感可触的传统

  威海晚报微信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欢迎您收听《悦读》。今天,为您介绍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郗文倩的作品《食色里的传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言以蔽之曰“食色”。本书从古人日常生活出发,细说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等主题,举类迩而见义远,一滴水里见出大千世界,古人的天人关系、时空想象、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治国理念、养生观念、时令民俗、审美风尚、娱乐休闲等尽在其中。文笔清新自然,结尾有余不尽,“可信”与“可爱”兼而有之。

  作者郗文倩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体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礼俗与汉代文体关系研究”“秦汉文体史”等,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普及教育工作。出版有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古代礼俗中的文体与文学》,以及学术随笔集《菜园笔记》。

  下面,为您分享书中序言《传统的细节和脉络》(片段)。

  人们提及传统文化,提及历史,有意无意的,常常把它们看作是和当下生活形成对照的另一个领域,是停在书本文字间的,大都是些需要“保护”的遗产,有点儿古老,稍显陈旧,更含着不少虚无感。其实,传统文化表现在很多很具体的方面,医卜星相、宗教戏曲、音乐建筑、书法绘画、时令民俗、乡土语言、饮食男女,乃至鸟兽虫鱼、养生本草,等等,每个领域都有着诸多细节。它们属于历史,更是自古及今,蔓延流淌,渗入到当下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而历史,究其然,原本都是“小历史”,是局部的、常态的历史,是日常生活的历史,锅碗瓢盆,茶食酒菜,起居动静,喜怒哀乐,是立体的,有现场感的。

  本书说饮食、说服饰、说行旅、说节令、说草木、说百戏,这些话题,不离百姓日用、饮食男女,姑且以“食色”概括之。食色,指向基本的物质生活,也含着最寻常的人性,最朴素的情感。

  饮食是小道,但也是大欲,在中国有着最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人们四处搜寻食材,琢磨炖、烩、煎、煮等烹饪方式,体会出食药同源、饮食养生的观念,意识到吃喝关涉身体饥饱康健,也是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体现,甚至也关系到信仰。所以,人们讲座次,发明素食,强调本味,调和五味,认为里面含着人生道理,也是治国理念的隐喻。对比中外文化,大概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的祖先那样,在饮食生活中倾注如此多的注意力,产生诸多创造和深刻的理解。

  服饰,本为遮体避寒,可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就进入审美领域,有个体的选择了。中国传统服饰在头、足、挂饰和飘带等方面多加留意,关注上下左右的空间创意和形式美感,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配色讲究。这些既关联生活美学,又承载着情感需求,乃至脱开实用,长袖善舞,达到行云流水的艺术境界。与此同时,穿衣戴帽也与等级地位、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受到公序良俗的牵制,也有着诸多不自由,甚至有的方面走向畸形,诞生了“金莲”这样的“恶之花”。

  行旅,即关于出行,对此,传统观念中是多有抵触情绪的,这主要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户籍管理严苛,文化传统是相对封闭的。所以,淡漠交往,畏厌出行,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化上的自负和固执。古人对待出行很慎重,有相当丰富的仪式,比如祭祀路神,临别折柳,对亡者的路祭和送别,接风洗尘,等等。仪式是象征,可以疏导情感,大大缓解出行的紧张。人本是崇尚自由的动物,身体自由,精神方能自由。当人们的行旅受到各种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文化心理约束而不得自由时,行旅中的愁绪和孤独感就变得很强烈,此时,诗歌就变成抒发的通道。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负笈游学则意味着某种突破,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以上话题,是我在传统文化世界里托钵而行、随意观览的印记。现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只能算是大致的地标,以供观者循着线索,摸索向前。偶有所悟,会心一笑,接着,还是要徒步前行的。

  今天我悦读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杨春瑞,书香坊主编杨春瑞,威海晚报《悦读》会员。

  寄语:通过阅读,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品位,了解了他人,更从书中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和温暖。

  统筹:吕晓彬 编辑:王贺冉

  主播:杨春瑞 制作:张晓彤

  【刷爆威海人朋友圈的文章】

  ▲赤山红叶开始绽放,不去就辜负秋天了!还有半价优惠哦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告

  ▲今天,向他们致敬!

  ▲威海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邀请你加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