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ASN速递 | 饮食及生活方式策略管理CKD-MBD

CKD-MBD在CKD疾病发展过程中与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增高密切相关。而血磷水平升高是CKD-MBD重要的触发因素,控制CKD患者血磷水平始终是临床治疗的重中之重。本次2018 ASN会议中,来自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Ranjani N Moorthi教授通过干预饮食及生活方式来管理CKD-MBD血磷水平进行了深入讨论。

CKD患者日常饮食选择

根据2017年KDIGO新版CKD-MBD指南建议,对于CKD G3a–G5D患者,建议限制饮食磷的摄入治疗高磷血症;同时,饮食摄入需要合理考虑饮食中磷的来源,如动物、蔬菜、添加剂等。NHANES III研究入组9689人,研究结论显示磷摄入每增加1400 mg/d,人群全因死亡的HR将达2.23。血磷水平与饮食中磷的摄入量直接相关,限制高磷饮食摄入可使血磷水平明显下降。日常饮食中磷主要来源于蛋白质,但一项针对ESRD患者的Meta分析结论显示,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从而减少磷的摄入并不能使患者远期获益,反而长期低蛋白饮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蛋白质含量高且含磷量低的食物是CKD患者日常饮食的首选。例如鸡蛋中蛋白质含磷量较低(14.3 mg/g),其中鸡蛋白中蛋白质含磷量更低(

食物中磷的吸收不容忽视

不同食物中的磷被人体摄入后吸收率大不相同。植物蛋白中磷的吸收率约为40%~50%,动物蛋白中磷的吸收率约为50%~70%,而食品添加剂所含无机磷的吸收率高达90%~100%,CKD患者需要严格限制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NHANES III研究结论显示,以植物蛋白为主的饮食(含磷低、磷吸收率低)可降低人群远期死亡率。

重视药物潜在的高磷危害

经统计,200种透析患者的常用药品中,有23种药品中含磷成分,并且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之间磷含量也相差巨大。患者在平时药品选择上也需注意关注药品成分,重视药物潜在的高磷危害,尽量选择含磷低的药物。

新研究改变血磷代谢管理

CKD-MBD患者血磷水平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本次ASN会议中有一项研究发现,运动可能会降低饮食中磷的总摄入量,进而降低血磷水平。另有研究提出,需加强特定人群(如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等)的疾病教育,改良药品剂型和用药策略,依托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理念促进患者疾病监测。目前24小时尿磷检测等新技术正在改善患者监测依从性,推动血磷代谢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今日小结

高磷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CKD-MBD患者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饮食食谱,在保证营养充分的前提下,选择含磷较低、磷吸收率较低的食物,并注意药物潜在的高磷危害。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是控制CKD-MBD患者血磷水平重要手段之一,需要患者时刻重视并坚持严格执行,同时还可以配合磷结合剂的使用、血液透析等方式综合降磷,从而改善CK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生及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感谢照片提供者 蒋红利教授

SACN.SEC.18.10.12069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