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卒中患者近一半为复发,二级预防仍需深入贯彻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2018年的主题为“战胜卒中,再立人生”。而中国城市急诊卒中登记研究的数据显示:我国因卒中入院的患者中,41.5%为复发患者。“大众已经对脑出血、脑血栓等这些词汇概念具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疾病的管理意识仍不足。我们要对脑卒中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从而有效预防卒中,对于已经得了卒中的人群,也需要积极应对,重塑人生。”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武剑说。

10月26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清华大学医院,分别在清华大学医院门诊楼、东小口社区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对脑卒中相关知识及诊治策略进行科普宣传。同时,医务人员还为社区民众捐赠科普书籍,进行血压、血糖测量、健康咨询等义诊服务,并为15位居民进行了免费的血管筛查检查。

卒中是我国民第一致死因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或血液渗入脑组织,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人们常说的脑血栓、脑梗死、脑栓塞、脑溢血等都属于脑卒中的疾病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新红说,据卫生部2005年统计的数据,中国现存脑卒中患者700多万,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00万例。

值得关注的是,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80%。“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肥胖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间接导致血管阻塞,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冯新红说。没有基础病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应定期为心脏、脑血管进行体检。

落实二级预防 践行三级诊疗

在卫健委的推动下,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卒中防治体系,很多医院有了卒中筛查门诊,专病门诊及随访门诊等。但脑卒中的预防和管理是需要各级医院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工作,如急性期对诊疗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到三级医院就诊,可实现早期的溶栓、取栓等,早期实现血管再通;对于复杂脑卒中的诊疗可以采取多学科的形式进行诊疗。但平常的危险因素管理,卒中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康复训练等完全可在社区完成。

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高危人群,在发病前,即对高危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如血液检查、心脏检查、头颅及脑血管影像检查等有异常者,要积极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抗栓治疗。二级预防即针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积极管理,防治疾病再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2017年启动北京市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项目,一年来,通过对周边多家医院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已初步建成脑卒中的系统化管理理念及体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智慧医疗的加入,大数据的应用开发,会更加方便实现患者健康档案的共享,以及医疗机构间的合作。

卒中可防可治 早期干预是关键

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因此一旦发病,及时抢救是关键。

据冯新红医师介绍,急性脑卒中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或抽搐;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医策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哪;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两侧视力丧失或模糊;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眩晕伴呕吐等。

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具有黄金时间窗,及早接受抢救,可有效降低致残率。静脉溶栓治疗要在发病4.5小时内就诊;血管内介入治疗要在发病6小时内,随着科技的进步,多模式影像的评估已经将时间窗逐渐向生理窗推进。发现自己或者家人发生脑卒中后,要立即求助急救系统,运往配有急诊且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手机可下载安装卒中地图APP,需要时可为患者家属提供坐标指导,导引至最近的有能力接诊的医院,由卒中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制订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

“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明显增高。再发病时,即使短期内症状缓解也必须及时就诊,不要以为有过一次得病经历就忽略,这是很多患者存在的认识误区。”武剑主任强调。同时,卒中并不可怕,它是可防可治的,关键是从早期即进行积极干预,控制危险因素。

图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进行健康讲座,护理人员及技师为居民进行血糖、血压测量及血管筛查。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

医保号:21110130

电话:010-56118899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