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国藩打了败仗,咸丰还表扬他,就是因为在奏折中看到了这四个字——屡败屡战。因此,咸丰皇帝看到曾国藩的这封战败奏报,非但没有责备,反而对湘军充满信心,最后还表扬了曾国藩。

文章作者:琢磨君

众所周知,曾国藩的身上有很多耀眼的光环,他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完人”等等。但他也吃了很多亏,糟了很多罪,是在挫折中一步步成长壮大的。

正如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评价说:“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其一生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也如曾国藩自己所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曾国藩在家书中讲述了自己生平的几件大耻:“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曾国藩认为,人生遇到了挫折,一定不可自暴自弃,而是要“打掉牙血吞之”,忍辱负重,徐图自强。比如说,咸丰五年,湘军与太平军湖口之战时,湘军惨败,连曾国藩的座船也被夺获,他多年积累的文卷册牍都丢失了。

曾国藩羞愧难当,先是投江自杀,被左右救起,然后狼狈逃往湘军陆营。后又越想越愤怒,他打算策马赴敌以死,幸亏被手下幕僚们力劝乃止。反之,就是他想自杀,但是没有自杀成功。

曾国藩剧照

打了败仗,但作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负主要责任,他还是要硬着头皮向朝廷上报战况。

于是,在写给咸丰皇帝的战况奏折中,曾国藩的内心充满着自责和气馁之情。

但幕僚看来奏折后,发现这样写不妥当,因此只是更改了2个字,然后再发出去。咸丰皇帝接到奏折后,不但没有责备曾国藩,反而大加赞赏。这又是为何呢?到底调换了哪两个字呢?

原来,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屡吃败仗,就上书朝廷,说到自己屡战屡败;但经幕僚李元度点拨,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意思马上大不同。

“屡战屡败”,给人传达一种失败和痛苦的消极情绪,突出的是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多次失败,容易让人产生对其能力一种不信任感。“屡败屡战”,则带给人希望,表示有恒心,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不气馁,体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它突出的是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虽然次次战败,但是依然不肯认输,显示战者奋勇无畏的作战精神。而咸丰皇帝作为一个领导者,就是希望看见手下将领有一种奋勇杀敌、不畏牺牲的作战精神,也正好可以表示他们对大清朝和皇帝的赤胆忠心。因此,咸丰皇帝看到曾国藩的这封战败奏报,非但没有责备,反而对湘军充满信心,最后还表扬了曾国藩。

曾国藩也很争气,半年后的8月份,亲自率兵收复了湖口。9月,曾国藩因功被补授兵部右侍郎。

真可谓“一句话可以成事,一句话可以坏事”啊!曾国藩打了败仗,咸丰还表扬他,就是因为在奏折中看到了这四个字——屡败屡战!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老板表扬某员工,先是说了很多好听话,然后说:“但是,你要是可以改掉身上某些毛病就更好了”。员工听表扬话的时候,还蛮开心,一听到“但是”二字,立马心情变差了,而且更会把老板批评的话听进去。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老板,在表扬完员工后,一定不能说“但是”二字!而是应该将“但是”改成“而且”,这样员工就听起来更舒服,更容易接受意见了,即:“而且,你要是可以改掉身上某些毛病就更好了”!

综上所述,说话是一门艺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不仅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还能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化解矛盾,让你人缘好,人见人爱等等。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您觉得会说话重要不?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