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穿皮鞋】壽衣的面料不能用皮毛,鞋子也不能爲皮鞋,老人講死者沾了皮毛,轉世有可能投胎成動物。【壽衣顏色】古時的壽衣非常講究,在色彩選擇上多以紅色爲主,寓意兒孫的日子會紅紅火火,所以後人會在死者帽子上綴個紅頂子。

國人向來篤信“死者爲大”的舊俗,因此爲死者料理後事就顯得格外慎重,尤其壽衣穿戴時的講究,儼然成了殯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談一下,壽衣穿戴的講究有哪些。

【壽衣顏色】古時的壽衣非常講究,在色彩選擇上多以紅色爲主,寓意兒孫的日子會紅紅火火,所以後人會在死者帽子上綴個紅頂子。通常情況下男人的壽衣多爲杏黃色,女人的壽衣以青藍色、古銅色爲主。

壽衣穿戴的講究全在這了,真的可謂面面俱到

【壽衣釦子】死者的壽衣,無論內衣還是外衣,一律不使用釦子,只用與壽衣顏色相匹配的小布帶,用帶子代替紐扣,寓意會帶來兒子,死者後繼有人。

【壽衣面料】壽衣用料多以棉料爲主,皇親國戚或達官顯貴多用絲綢,以彰顯身份尊貴。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富貴人家,壽衣面料最忌用緞子,因爲緞子與斷子諧音,容易讓死者斷子絕孫。

壽衣穿戴的講究全在這了,真的可謂面面俱到

【壽衣數量】壽衣的數量通常爲單數,上身下身相加的總數也非常講究,人們常說的三領二腰,意爲五嶽爲尊;四領三腰意爲七級浮屠;五領四腰,意爲九五之尊等。

【鋪金蓋銀】壽衣套裝裏的被褥多爲鋪金蓋銀,褥裏爲紅色,象徵後輩的日子紅紅火火。部分地區的習俗,還要把被子剪下一條,由兒女保存。因爲褥子爲地、被子爲天,之所以剪下一條,是爲了給子女留下一片天,爲他們遮風擋雨。

壽衣穿戴的講究全在這了,真的可謂面面俱到

【長衣長褲】壽衣只穿長衣長褲,不能穿短衣、短褲,因爲長衣、長褲可以爲逝者遮風擋雨,避免風吹雨淋。

【蓮花壽鞋】壽鞋多爲棉製品,鞋底繡有蓮花。因爲蓮花是佛的化身,鞋底踩蓮代表着逝者去往西方極樂世界。

壽衣穿戴的講究全在這了,真的可謂面面俱到

【墊背錢】死者的墊背錢有五帝錢和七帝錢之分,五帝錢是靈氣、是法物,用五帝錢做墊背錢,可以起到鎮宅、化煞的作用;七帝錢擺成北斗七星狀,意爲七星引路,逝者可以魂歸北斗,後輩可以升官發財。

【不空手】入殮時死者的手裏可以拿些金銀元寶、戒指、手絹等物,老人走後不能空着手。

壽衣穿戴的講究全在這了,真的可謂面面俱到

【絆腳繩】過去講爲防止詐屍用,將雙腳綁上,入殮後由死者的兒子解開。現在則是爲了防止運輸路途顛簸,影響老人儀容。

【蓋臉布】蓋臉布又稱“幎目”、“面衣”。清朝入關後,漢人改穿滿服,剃頭留辮子,江山移主,無臉見先人,故臉上蓋布。現代沿襲此風俗,因爲人死後面色烏青,並不好看,還有就是衛生的需要。

【不穿皮鞋】壽衣的面料不能用皮毛,鞋子也不能爲皮鞋,老人講死者沾了皮毛,轉世有可能投胎成動物。

壽衣穿戴的講究全在這了,真的可謂面面俱到

【口玲】口玲在古代叫飯含,據說通往冥界的黃泉路比較遠,兒孫擔心死者在黃泉路上給餓着,故在嘴裏放些穀物之類的食物。有錢人家多含銀飾、玉器等,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也是飯含的一種。現在葬禮上多用口玲,意爲轉世投胎時不要忘記多說好話。

【做壽衣要提前】早些年,老人在六十歲時就會爲自己準備好壽衣的布料。七十歲時由女兒做好,每當老人過壽時,都要拿出來穿一穿,人爲這樣可以爲老人添福添壽。近些年人爲的偏見把壽衣與死亡劃上了等號,這與傳統的喪葬習俗是相悖的。(圖片源自網絡,如侵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