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補充實體、覈銷不良資產、表外資產回表等要求下,銀行面臨的資本金補充壓力逐漸增大。在這種背景下,“永續債”成爲了銀行“補血”的新選擇。

截止3月末,工行、中行等7家銀行已發佈公告擬發行永續債,發行規模合計不超過4000億元。銀行發行永續債可以有效補充其他一級資本,有助於優化銀行資本結構。

未來,發行永續債的銀行隊伍有望進一步擴大。

永續債:借一筆錢可無限展期,號稱債券中的股票,爽不?

什麼是永續債

永續債全稱“永續債券”,又稱“無期債券”,是企業在銀行間、交易所、債券市場註冊發行的,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

簡單來說,永續債就是可以展期、利率可以重置的借貸產品。它被稱爲債券中的股票。

在永續債協議的每個付息日,發行人可選擇支付利息,也可選擇將當期利息推遲至下一個付息日支付,且次數不受限制。

我國首例永續債發生在2013年10月,武漢地鐵集團發行的“13武漢地鐵可續期債”。在此之後,永續債發行量迅速增加。截至2018年末,存量永續債規模已達1.62萬億元。

永續債的發行主體中,9成以上是重資產、高評級的國有企業爲主,類型多爲中期票據和公司債,發行期限以“3+N年”、“5+N年”爲主(N代表展期的次數)。

在條款設計上,永續債賦予發行人延期贖回權、利息遞延權,這意味着永續債沒有嚴格的到期日,也不會強制要求於支付日給予利息。也就是說,在極端情況下, 發行人可以無限地遞延利息的支付。

永續債:借一筆錢可無限展期,號稱債券中的股票,爽不?

票面利率重置的方式一

除了個別永續債首次展期之外,大部分永續債展期會伴有懲罰性的票面利率的重置,即“利率跳升”。

當期票面利率的重置方式有兩種,一是結合當前市場行情,即當期票面利率 = 基礎利率+上浮基點,這種最常見。

根據基礎利率的不同,又分爲兩種設定方式:

一是與當期市場行情相關的浮動上調,也就是當期票面利率 = 當期基準利率+初始利差+上浮基點,當期基準利率通常以國債或SHIBOR利率爲準,初始利差和上浮基點,一般設定爲一個固定值,如100bp、200bp等。

這類債券需要注意,由於票面利率是浮動的,因此可能會出現展期後的票面利率低於展期前的情況。

二是初始利差不變,上浮基點隨着延期週期的增加而增加,即當票面利率 = 當期基準利率 + 初始利差 + N×固定上浮基點。

這樣的利率跳升方式,有點類似民間的“斷頭貸”,到期不還,利率大幅跳升。

永續債:借一筆錢可無限展期,號稱債券中的股票,爽不?

票面利率重置的方式二

第二種票面利率重置方式,是與市場行情無關的固定上調,即當期票面利率 = 前一期票面利率 + 上浮基點。

如果以這種方式實行,隨着永續債不斷的展期,上浮基點固定累加,票面利率將不斷增大。

永續債的吸引力

從投資人的角度而言,永續債的發行利率,通常比同期限,同評級的債券高出100~150bp甚至更高,又有票面利率跳升機制,因此利息有吸引力。

同時,發行人多屬於大型國企,債券評級較高,資質整體不錯,多次延期付息概率較小,爆雷概率就更小了。

對於發行人而言,永續債的條款設計對延期次數、時間不加限制,且其受償順序在破產重組受償時,排在其他品種債券之後,因此在財務角度,永續債的本質雖然是債,但仍可作爲“權益融資”項目,計入資產負債表。

因此,永續債可以起到補充股東權益、避免攤薄股本、降低資產負債率、騰出發債及空間等功效,這特別符合實施供給側改革、完成去槓桿的宏觀目標,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文章開頭的那段報道,爲什麼目前在鼓勵永續債的發行。

永續債:借一筆錢可無限展期,號稱債券中的股票,爽不?

對永續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證券賬戶,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

不過,老金要提醒大家的是,由於永續債尚缺乏一些發行中的法律依據,且條款的設置趨於複雜,利率跳升機制不合理,這導致個別永續債的贖回意願不高。

從實際情況來看,上浮基點設置得越大、可累加,首次展期就設置利率跳升的永續債,相對更划算;基準利率選取國債收益率而非SHIBOR的永續債,相對更靠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