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顯示,三亞鳳凰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40.37億元的對價,轉讓100%公司股權,標的企業持有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輪港公司)45%股權,郵輪港公司核心資產正是三亞鳳凰島項目。信批顯示,郵輪港公司重大投資及其子公司中,三亞鳳凰島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資產是存量公寓及產權式酒店房產,約10萬平方米,三亞鳳凰島置業有限公司存量土地2.4942萬平方米。

(原標題:海南最奢靡的三亞鳳凰島要賣了)

海南最奢靡的三亞鳳凰島要賣了

海南“人工填島”鼻祖,也難逃被賣身的境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亞鳳凰島上的五棟風帆式大樓,曾見證了這片樓市熱土最高光的時刻。如今這個地標式建築,卻面臨着轉手易主的命運。

9月16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顯示,三亞鳳凰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40.37億元的對價,轉讓100%公司股權,標的企業持有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輪港公司)45%股權,郵輪港公司核心資產正是三亞鳳凰島項目。

與此同時,意向受讓方須捆綁受讓“三亞鈺晟投資有限公司(鈺晟投資)100%股權”。而鈺晟投資的轉讓底價爲7.64億元。

這意味着,這個曾經是三亞地標之一的項目,經歷了多番轉讓、整改、停售之後,最終面臨賣身境地。

鳳凰島一島位於三亞南側海岸線,是在大海礁盤之中吹填出的人工島,位於三亞灣度假區“陽光海岸”核心。該島全長1250米,寬約350米,佔地面積547.5畝(36.5萬平米),規劃總建築面積48萬平米,二島47.4萬平米與一期島嶼由整片沙灘連接,是海南最知名的人工島嶼,也是海南人工島的鼻祖。

正是在這之後的2008年,海南才進入填島大躍進時代,共填出12個人工島,向海要地7萬多畝,後來熟知的海花島等等,都只能算得上“後期之秀”。

但鳳凰島纔是最早“喫螃蟹”的。早在2009年,鳳凰島的規劃建設就已經完成,並將定位規劃對標爲迪拜,其超星級的酒店、國際養生度假中心、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等等規劃,都被視爲帶動三亞高端旅遊業的領軍標誌,並被稱之爲“東方迪拜”。彼時三亞鳳凰島發展有限公司相關高層曾表示,整體投資額要達到100億元,完全竣工則計劃在2015年。

然而時至今日,除了上述建在一島上的地標養生度假公寓酒店之外,規劃的國際遊艇會、奧運廣場、商業街等商業和旅遊項目尚未建設,二期在2017年完成了主體修建後進展緩慢。

信批顯示,郵輪港公司重大投資及其子公司中,三亞鳳凰島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資產是存量公寓及產權式酒店房產,約10萬平方米,三亞鳳凰島置業有限公司存量土地2.4942萬平方米。

2010年,國務院批准了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規劃,引發了區域市場想象力,鳳凰島的產權式酒店公寓在2年左右的時間裏,一度從3萬元/平方米,最高炒至16萬平方米,是“海南最貴樓盤”。但隨着三亞樓市高熱的褪去,鳳凰島新房也腰斬至7萬元/平方米左右,不少投資人也隨之被套牢。

界面新聞查詢後發現,鳳凰島的產權式酒店公寓售價在7萬元-7.5萬元/平方米的區間,目前顯示房源處於不在銷售的狀態。《南方週末》2018年的報道顯示,鳳凰島物業工作人員確認部分樓棟已經停售,要賣估計也是整棟酒店。

儘管三亞鳳凰島曾是海南島內最知名的項目,然而巨資的投入,加上近年來海南市場的浮沉,鳳凰島的經營深陷其中。

信批顯示,三亞鳳凰島投資集團將持有的郵輪港公司4100萬股(佔41%股權)質押給質押權人,而截至今年6月30日,郵輪港公司帶息負債總額超過104.52億元;同時,西藏信託訴郵輪港公司借款本金32億元的借款合同糾紛案,還在法院受理過程中;三亞鳳凰島投資集團的負債總額則爲4.52億元。

此次的轉讓公告顯示,股權轉讓方包括海口勝豐熱帶農業植物園開發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海口勝豐)、新疆大正寶通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新疆大正)、海南兆峯智能化技術有限公司、曾憲雲、蔡芳。其中,海口勝豐持有48.5%的股權,新疆大正持持股20%,海南兆峯持股10%,曾憲雲持股20%,蔡芳持股1.5%。

通過天眼查顯示,曾憲雲實際對三亞鳳凰島的持股量實際達到74.7%,爲實際控制人。

《南國都市報》報道顯示,鳳凰島的吹沙填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三亞港務局的規劃,並計劃在這裏建設國際客運港。此後三亞港務局選擇與司法部下屬企業衆城集團合資成立三亞衆城國際客運旅業有限公司。

後因資金問題,在海南從事地產業的湖北商人曾憲雲,在2002年以700萬元從衆城集團手中收購三亞衆城國際,並進行重組。

2006年10月,三亞鳳凰島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後,浙江國都巨資介入,成爲三亞衆城國際最大的股東。2007年,三亞亞衆城國際更名爲三亞鳳凰島發展,三亞鳳凰島發展則是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100%的控股公司,實際資產則是島上的五棟產權式酒店。

而在2014年之前,三亞鳳凰島置業,則屬於海南大洋,實際控制人爲李樹平,其擁有的開發經營項目有三亞鳳凰島主題公園、國際遊艇會所、風情商業街等。但在2014年4月之後,投資人則變更爲三亞國際郵輪港。

也就是在2014年,鳳凰島房價暴跌之時,正值浙江中小企業面臨融資收緊、民間借貸緊張的時刻,浙江國都也不例外。

此時浙江國都揹負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在曾憲雲的撮合下,不得已將三亞鳳凰島“揮淚出售”,由中國交建以50億元收購了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45%的股權,同時接受三亞鈺晟將其持有的三亞鳳凰島郵輪港公司10%股權對應的決策權不可撤銷地授予行使。

如今看來,接下了鳳凰島這個看似“香餑餑”的中國交建,才真正經歷了鳳凰島最困難的時刻。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進入海南,由此開啓了海南島內一系列的“環保風暴”,其中對鳳凰島更是點名“以國際客運港和郵輪港名義取得海域使用權,但實際主要用於房地產和酒店開發,由於填島造成水流變化,三亞灣西部岸線遭到侵蝕,爲修復岸灘不得不斥巨資對三亞灣進行人工補沙。”鳳凰島也就此停工。

即將出售鳳凰島股權的曾憲雲,雖然能獲利退出,但他“鳳凰島島主”的夢想則要告一段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