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阮瑜也強調,在搜索和信息流產品的基礎上,百度將進一步突出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等知識類產品‘引人向上’的價值觀,用有價值的內容幫助用戶成長。百度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建設以知識類產品爲核心的內容生態,目前百度知識垂類有6款產品,分別是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經驗、百度文庫、百度學術和寶寶知道。

【TechWeb】9月18日,百度知識垂類產品總負責人阮瑜今日向媒體分享了百度知識類產品方面的實踐和思考。

2

百度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建設以知識類產品爲核心的內容生態,目前百度知識垂類有6款產品,分別是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經驗、百度文庫、百度學術和寶寶知道。

3

阮瑜強調,知識類產品是一個需要持續修煉內功的產品,沒有“速成班”。目前百度知識垂類產品已經沉澱了10多億條高質量內容,這些內容主要由網民和專業人士、機構用了十多年時間共同生產出來其中百度問答有超過5.1億條問答。百度知識垂類內容建設上會一直秉持權威、豐富、直觀、品質化、視頻化、服務化等特色。

據阮瑜介紹,目前百度知識類產品合作的權威機構超過7000家,合作學者近萬人。展現形式富媒體化,百度百科秒懂視頻內容超60w,日均視頻播放量5000w。

未來,百度星圖將百度知識圖譜化,來幫助用戶構建結構化知識體系,比如過人物之間的關係、植物樹、動物樹等。百度知識垂類產品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寶寶知道等會以小程序爲載體,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

同時,阮瑜向TechWeb強調,百度知識類產品大量使用了百度AI等技術,一方面使用百度的“輔助寫作”功能來提升知識內容的編輯效率,另一方面在百度AI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使得百度知識內容能夠進行更多元化的呈現,如AR、全景、圖表等形式。例如,百度百科基於國家統計局等權威機構的數據加上AI智能分析,把晦澀難懂的內容用圖像更直觀的展示出來,便於用戶直觀理解。而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更是利用AI技術把人類文明用數字化的方式記錄下來,不僅便於永久保存,更大大的降低傳播和認知門檻,讓全球用戶都可以隨時免費參觀“巴黎聖母院”等全球的博物館。

近幾年隨着信息氾濫,優質內容成爲稀缺性資源,知識付費需求日益高漲。對於百度知識類產品的付費方面的計劃安排,阮瑜向TechWeb介紹,百度文庫從2013年就開始嘗試做知識付費,會有會員收入,從百度財報上來看,這一塊的收入還不錯。

阮瑜表示,非常看好知識付費這個領域,會以百度文庫爲主做持續探索。未來百度文庫會和百度百科等其他垂類內容通過小程序做一些聯動。此外,百度知道和寶寶知道產品也會做一些深度問答方面的付費嘗試。

不過阮瑜也強調,在搜索和信息流產品的基礎上,百度將進一步突出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等知識類產品‘引人向上’的價值觀,用有價值的內容幫助用戶成長。

事實上,以搜索和信息流爲基礎,百度一直在加深加廣自己的內容生態。一方面百度通過自建體系,形成了包括百度App、搜索+信息流、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好看視頻、愛奇藝等在內的內容生態;另一方面通過不斷的投資佈局,拓展內容生態的廣度與深度。截至目前,百度完成了對凱叔講故事、網易雲音樂、蜻蜓 FM、人人視頻、梨視頻等的投資,以及對縱橫文學、百度視頻等的控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