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阳先生授权博鳌儒商论坛刊发《中国商道》全文

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

《中国商道》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中国传统商业观、财富观为基础,系统阐述为商之道。主要体现了作者秀阳先生财富德富的全面财富观,事业家业的全面成就观,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观,厚德载物的创造观,修身齐家治商的修身观,共存共荣的竞合观,共创共享的利益观,上下相怜的人才观,同时还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基业长青的老字号精神,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必修读本。

第一篇:战略之道

夫战略者,止也。《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夫止者,知为,知不为也。

夫战略者,专一守恒也。毕其终生专注一业,人无不可以成就。常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心不可二用,逐二兔不得一兔,莫不劝人专一守恒。

夫战略之根本,寡欲也。夫寡欲者,盖因知所止而无欲于他也。

第二篇:诚信之道

夫诚信,人之本也,商之本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古今商贾名号,莫不以诚信为本。

夫商者,久耕于一方一行,四里八乡群众,天南海北业内,莫无不知,苟不诚信,唯利是图,人皆避而远之。荀子曰:“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夫诚者,诚心正意也,心之所诚,意之所正,行之所端。夫信者,信任确认也,人情之信任,事情之确认也。

第三篇:财富之道

财富者,非钱财而已矣。古云五福,曰长寿,曰富贵,曰康宁,曰好德,曰善终是也。夫长寿者,命不夭折且寿数绵长是为长,死而不亡者谓之寿;夫富贵者,财物足用且知足者谓之富,自尊且受人敬者谓之贵;夫康宁者,体健谓之康,心安谓之宁;夫好德者,仁而乐善也;夫善终者,无疾无痛无愧无悔而终,且饰终以礼也。夫善终者,更曰至善圆满。

而世之凡夫常以钱财多寡而论富,实短见也,家财万贯而身心穷困者,位高权重而令人不齿者,吾见众也。

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

图:商圣--范蠡

第四篇:健康之道

人之创造,莫不借由身之所用。健康之身,业之青山也。身在一切在,身无一切无。而世人为欲所驱而奋不顾身者众,或英年早逝,或不得长寿善终者比比皆是,而人犹未能警而惕之。愚也。

夫事无限而生有限,以有限而逐无限,歹也。奋力虽疾,然身受损,寿数缩短,以寿数换事业,吾不能说其奋也,智也。循序虽缓,然身保也,寿命长也,以增长之寿补循序之缓,吾不能说其怠也、愚也。

夫健康者,养生也,养生者,食睡心也,而以养心为本。心悦食足,心静睡安,心定气足。养心在养欲。

第五篇:生财之道

生财之道,在《大学》:“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又曰:“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生财之道,在勤俭致富。富而不据,乐善好施,据之为粮,施之为种,愈施愈生,愈生愈有。

生财之道,在君子之行。君子富而无骄,君子富而好礼。太史公曰:君子富,好行其德。

第六篇:利益之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如流水,不义之财为祸害。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恒心恒志恒业为恒利久利,斯为大利;唯利是图,斯为小利;投机取巧,斯为短利;见利忘义,斯为恶利。

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

图:儒商鼻祖:子贡

第七篇:竞合之道

竞者竞也,你争我赶,互奋也。合者和也,和气生财,共赢也。管子曰:“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夫竞合之道,竞而不争,竞而相合,君子之竞也。

第八篇:行销之道

行销之道,道术器用。道者本也,精益求精,见者莫不赞叹,莫不追求,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也。术者法也,想方设法,与人消息,与人共鸣,人皆慕名而来也。器者器也,与行销之方便也。用者复也,反反复复,熟能生巧,绝招是也。

第九篇:齐家之道

治商之道,首在齐家。家不齐而业不成。齐家者,使家和也,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世贫。古今之大商名贾,莫不齐家有方。

业之有成者二,一为事业所成,二为齐家所成。夫若事业有成而齐家有失,终家毁业亡也。

齐家之要,在教子之道,教子之道,上行下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齐家之本在父母之修,不修身不可以齐家。

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

图:商祖--白圭

第十篇:修身之道

《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为商者,亦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商平天下。修己方可安人,不修身不可以齐家治商。

夫修身者也,非修人也,修己也。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夫修身者,小修结小人,谋小利,为小商;中修结中人,谋中利,为中商;大修结上人,谋大利,为大商。

第十一篇:孝敬之道

修身之道,首在孝道。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吾未见不孝而能利他者,亦未见不能利他者而能利己者。夫能孝则能爱人,能爱人则爱返,万事如意。不能孝则不能爱人,不能爱人则爱无返,诸事不顺也。

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此孝能载物,孝能治业也。小孝治小业小富,中孝治中业中富,大孝治大业大富,不孝无业不富。

第十二篇:交友之道

交友之道,贵以诚心交益友。古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诚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

图:经济祖师--管仲

第十三篇:人才之道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仁而臣忠,父慈而子孝。爱人者,人莫不感恩图报,恒心勇为。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大学》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第十四篇:继承之道

继承之道,在德不在财,在事不在业。若后人无德行则财尽,无事事则业亡。继承之道,在有所事事,有所好德。事事而乐业,乐业之人必有福报;好德而积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第十五篇:大商之道

凡人者,相中迷,念中控,欲中奴,不了凡不能为大商也。古今之大商,莫不开悟明道,内圣外王,为天下治理财富而小心翼翼,慈善为民而简约朴素。陶朱公范蠡,世人称财神,财三聚三散,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为大商之范。

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秀阳先生《中国商道》原创全文首发

荣誉出品

本期责任编辑:王倩玉 审核:潘冬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