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央音樂學院劉育熙教授一行將來到西財,用小提琴獨奏爲同學們帶來一場聽覺盛宴,同時拉開五月藝術節的序幕。

劉育熙教授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小提琴家,出身“劉氏三傑”藝術之家(伯父劉半農、劉天華,父親劉北茂),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小提琴家之一,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

青年時代曾師從馬思聰、別裏捷、林克昌等教授,獲中央單位小提琴賽第一名和首次全國大賽獎,唯一應邀赴中南海爲毛澤東主席獨奏的中國小提琴家。

八十年代公派留學法國,師從世界小提琴大師熱拉爾·普雷(Gérard Poulet)教授。留學期間,爲中國音樂家首開多項記錄: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舉行獨奏會;在法錄製兩張唱片;法國國家電臺向全歐洲轉播其獨奏會。

90年代後,擔任法國雅克·蒂博 (Jacpues Thiboud)國際大賽評委,在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英國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美、加、泰多所院校舉辦大師班並任評委。

近三十多年來在歐、亞、美十餘國舉行獨奏會百餘場,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國際電臺對其進行專題採訪並向世界各國播出。 2018年6月成功舉行英法兩國巡演,其中倫敦公演音樂會“英倫迴響---《教我如何不想她》”獲空前熱烈反響。

國內外音樂評論家讚揚他的演奏“樸實無華卻又精雕細刻”,“他的演奏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橋樑,使人們看到了二十一世紀東方小提琴藝術的曙光”,“既有中國傳統文化‘文質彬彬’的古典風範,又洋溢着法蘭西熱情浪漫的現代情懷;古與今,中與西的文化碰撞與熔鑄,造就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從教50餘年來培養的衆多弟子活躍在國內和歐美主流樂團與專業院校,榮獲中央音樂學院傑出貢獻獎,《慈善中國》“百名愛心人物特別貢獻獎”,創編手稿《懷念祖國》搭乘神舟十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

在繁忙的教學之餘,致力於高雅藝術普及中國小提琴藝術道路的開拓與探索,在全國各地及港臺地區舉行獨奏會五百餘場,他的演奏與創作受到國內外萬千知音的歡迎。

王墨卿,青年鋼琴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碩士,師從著名鋼琴演奏家盛原教授

1997年至今,曾多次榮獲國內外鋼琴比賽的金、銀獎,並相繼在國內十幾個城市及香港、泰國等地舉辦近百場獨奏、室內樂、交響音樂會

2006年起,王墨卿對鋼琴室內樂藝術進行精心研究,先後與國內外衆多演奏家、歌唱家進行了頻繁的合作演出。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劉育熙、法國薩克斯管演奏家大衛文森、旅美小提琴家呂思清、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揚琴演奏家劉月寧、瑟克斯管教育家李滿龍等對王墨卿的演奏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中央音樂學院劉育熙教授獨奏音樂會暨五月藝術節開幕式——中國劉氏樂曲與中外名曲

▲向上滑動啓閱完整節目單

一、劉天華名作

1.《良宵》 劉天華曲 劉育熙編訂

2.《悲歌》 劉天華曲 劉育熙編創

二、世界音樂風情名曲

1.《愛的問候》 (英)埃爾加曲

2.《辛德勒名單》 (美)威廉姆斯曲

3.《荒城之月》

(日)瀧廉太郎曲 劉育熙編創

4.《天鵝》 (法)聖桑曲

三、劉北茂名作

1、《漢江潮》 劉北茂曲 劉育熙編曲

2、《小花鼓》 劉北茂曲 劉育熙編曲

休 息

四、弗朗克名作

《A大調奏鳴曲》 第一樂章 中庸的小快板

(法) 弗朗克曲

五、劉半農名作

小提琴抒情曲《懷念祖國》

劉半農詩 趙元任曲 劉育熙編曲

——根據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改編

六 、中國名曲

春光明媚 化蝶雙飛——選自《梁祝》協奏曲 何佔豪 陳剛曲

2.《花兒與少年》

青海民歌 王家陽編曲 劉育熙編訂

七、劉育熙樂曲

《北風吹隨想曲》——小提琴協奏曲《白毛女》 第一樂章 劉育熙主創

音樂會舞臺監督 鄧克

音響指導 蘇立華

特別鳴謝 著名書畫家、收藏家

李燕生先生提供獨奏名琴

4月11日晚6點30分學生活動中心800人廳

與你不見不散。

搶票方式

線上通道

關注青春西財,轉發此推送至朋友圈並截圖發送到後臺,將會選出80名同學,送出門票。

線下通道

藝術團將於4月9日、10日,於三味、五穀噴繪處開始派票,排隊領取即可。

出品

執行編輯 周子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