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浪财经讯 在领了证监会34.7亿史上最大罚单后,已被终身市场禁入的鲜言终于迎来了司法判决:因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操纵证券市场罪,鲜言被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180万元。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韩友维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司法机关对资本市场法律监管是资本市场正常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财经讯 在领了证监会34.7亿史上最大罚单后,已被终身市场禁入的鲜言终于迎来了司法判决:因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操纵证券市场罪,鲜言被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180万元。

律师出身的鲜言可能早已想到,几番闹剧过后终有一天会站在法庭上接受社会各界的谴责与血一般教训的判罚。

此前其曾收到过证监会六张罚单,其中最大的一笔竟是“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罚单金额高达34.7亿元。

鲜言为达到其目的,在资本市场导演了多起闹剧,用大胆狂妄,不计后果,荒诞可笑,令人瞠目来形容鲜言的行为均不为过。

鲜言即是匹凸匹更名闹剧的始作俑者,也是“1001项奇葩案”的导演。而随着鲜言落网入狱,其主导的一系列荒谬行径终于画上了句号。

本次鲜言因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获刑,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其实早就存在,只是很少用到。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涉嫌相关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形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都应予立案追诉。

按照这一标准,此前很多资本市场玩家大多足够上刑标准,而只获得了行政处罚,极少进入到刑事案件,一般都是以信披违规为名处罚60顶格行政处罚。

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韩友维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司法机关对资本市场法律监管是资本市场正常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在提高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违法成本方面,司法机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韩友维律师认为尤其是在虚假陈述责任赔偿民事案件的审理方面,存立案难、案件审理周期过长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不少案件的判决也缺少说服力和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纵容鼓励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韩友维律师呼吁社会关注投资者维权,他指出投资者针对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发起的维权,本身也可以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法律是保护公平的最后一道底线,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各国证券法的宗旨,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为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提供法律支持,监管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期待着司法机关在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