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當衆崩潰,總比憋在心裏好

本文字數 2000+ / 閱讀需要 5 min

關於“杭州小夥騎單車被抓逆行,接電話後抱頭痛哭”這個新聞的討論,已經在知乎熱榜首位連續掛了兩天,超過2000萬次瀏覽。

這是個什麼事呢?

一個小夥子,連續幾天加班到11、12點,當晚加班時女朋友打電話說沒帶鑰匙,他便騎自行車去送鑰匙。回家途中因爲騎車逆行,被交警攔下。

當他接完一個電話,忽然將電話一摔,在大街上當衆崩潰——

哭嚎,給交警下跪,突然跑到橋邊......

“公司在催我!女朋友沒帶鑰匙也催我!”“對不起,我壓力好大,我只是想哭一下。”

哭完之後,小夥子依然很快冷靜下來,向民警道歉,離開。女朋友在等他,公司也在等他。成年人是沒時間崩潰的,成年人的崩潰是悄無聲息的。

但我們都看得到,他爆發過的情緒是最真實的。

關於這件事,我們想推薦一篇心理諮詢師王雪巖講述“情緒管理”的文章,希望你不論生活再累,也不要忘記關注自己真實的喜怒哀樂。

該崩潰時,就要發泄出來哇。

文 / 王雪巖

是的,情緒對於個體來講,是具有保護意義的。每種情緒都承擔了相應的功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

當我們憤怒,憤怒情緒會提醒我們拒絕或者遠離傷害性體驗;

當我們快樂,快樂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安全的關係;

當我們悲傷,這種情緒又會提示我們內心的某些痛苦需要一個安全的釋放通道。

等等。

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有破壞性的是我們拒絕情緒所傳達的需求,或者對情緒不恰當的管理方式。

面對不同場合,我們會調動不同的心理資源。面對的人員、場景不同,我們所感受到的壓力也不同,調動的應對模式也因此不同,導致最終產生的應對方式也不同。

在大街上當衆崩潰,總比憋在心裏好

情緒的表達方式從低級到高級有幾個層次。

第一級,軀體表達。

爲什麼很多身心疾病,比如癌症,高血壓,胃潰瘍、免疫系統的疾病......明明是身體生病,卻總會跟心理沾上邊呢?

因爲這些疾病背後,往往有無法表達情緒的壓力在做怪。

當情緒不能得以表達時,它並不是就此消失了,而是成爲各種壓力積存在身體裏,對身體器官進行攻擊,最終以疾病的方式表達出來,心理學上將這種情況叫做軀體化。

第二級,行爲表達。

一個人氣急了拿起杯子來就摔了,這就是用行爲在表達情緒。

行爲表達比身體表達要成熟一些,因爲當用行爲表達情緒時,當事人是可以感受到情緒的,而用軀體表達時,當事人有時根本無法清晰的感受那些情緒的存在。

常常用行爲表達情緒的人,在生活中也會承受各種破壞性的結果,比如人際關係變得很緊張——因爲ta無法清晰描述自己的情緒,所以別人也不能很好的理解ta,這會讓ta更難以感受和述說自己的情緒,也就難以獲得理解和幫助,慢慢的與周圍人的關係就會被破壞,周圍人也會感覺很受傷。

第三級,語言表達。

這是相對成熟的表達方式。

當我們能用語言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至少說明自己經歷了感受情緒、評估關係的安全度、組織語言表達等等內在心理過程——這過程並不簡單,所以用語言表達情緒也並不容易。

很多人無法用語言表達,是因爲對於關係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寧願忍着也不表達。而忍的結果,要麼傷害自己,要麼因爲爆發而傷害對方。

動力性(精神分析)心理諮詢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求助者發展用語言表達的能力,因爲一旦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壓力釋放掉,就不必用行動去表達,也不必傷害到身體了。

第四級,象徵性表達。

這是很成熟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大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孩子,用積木不斷搭起一座房子,推倒,再重新搭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在用象徵性的方式表達對於家園失去與重建的種種感受。

(順便說一句,遊戲對於孩子發展健康人格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大街上當衆崩潰,總比憋在心裏好

當我們對情緒的功能瞭解足夠多後,接下來需要的就是體驗情緒,理解情緒的能力。我們對情緒越熟悉、理解越豐富,對情緒的管理能力才越強。

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還來自我們內部對自己、對他人的態度,我們越有能力愛自己就越有能力愛他人。當我們人格中有足夠多對生命的接納與尊重,我們也就有能力選擇更好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緒。

關於管理情緒,可以試着採用一些簡單的小竅門:

1、人際關係中,聽比說重要。多關注話語背後的情緒訴求,才能不被字面意思所擾。而且,共情性的聽,本身就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避免情緒化的處理事情,從而把事情越搞越糟糕。

3、當情緒即將失控時,先對自己叫停,數上十個數字之後再開口,往往情緒的傷害性就沒有那麼大了。

4、試着直接表達,而不是期待自己什麼都不用說對方就能明白。這樣的期待只能帶來對雙方的挫敗。

5、最最重要的,成長自己的人格,當一個人的人格越健康時,就越有能力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做真實的自己。當一個人越真實面對自己時,與他人的關係會越輕鬆。

願我們總能和自己的情緒溫柔擁抱。

在大街上當衆崩潰,總比憋在心裏好

王雪巖✑ 原文

酒鬼✑ 編輯

野生好人✏ 封面

在大街上當衆崩潰,總比憋在心裏好

心理諮詢 / 心理求助 / 心理治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