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美物计

茶麦振鸿 - 新聊斋志异 电视原声

每年三月,天气逐渐回暖,仲春时节到来。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狮峰山、梅家坞也都忙碌了起来。

做为懂茶的人,当然知道明前茶首,非龙井莫属

真正西湖龙井,每年的产量只有20万斤左右,每人买二两茶的话,也只够100万人尝鲜。但是每年的销量却是上千万斤

早春的狮峰龙井,产量极少,尤其是明前茶,寻常市场根本买不到真货。

为了给大家预定到这珍稀的特级狮峰龙井,禅茶君去年走遍各大茶山,最终选定龙井核心产区 -- 狮峰山。

此产区的龙井,是由“葛正兴茶庄”第六代龙井茶传人葛建国老师管理,葛建国老师的葛龙牌龙井,更是被中国茶叶博物馆多次推荐,并获得“狮峰龙井杯”龙井茶大赛金奖。

▲葛建国: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园顾问、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龙井炒制工艺传承人

“葛正兴茶庄”,上世纪20年代创建。在地形奇特的狮峰山,茶树跟着缓坡绵延,葛家人已经在这里做茶100多年,葛师傅已是第六代龙井茶传人。

茶叶和手艺,是这家老字号屹立不倒的法宝。

▲茶山上的葛正兴茶号

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下,位处山水之地的茶园与混浊人气隔绝开,弥漫着缕缕茶香,静谧自得。

葛建国更是从小就追随祖父,学习葛氏祖辈精湛的传统手工采摘、炒制工艺,传承着龙井茶叶的天然古韵。

作为土生土长的梅家坞人,这些茶树伴随着他由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可以说,他是闻着茶香长大的。

▲狮峰山上100余亩老茶园

向阳处的极品鲜嫩,38000颗茶芽不足一斤茶

这么多年来,葛师傅坚持每天天不亮就去茶园,感受清晨的第一抹茶香,悉心照料,日日往复,风雨无阻。

每年采茶季,春风吹拂第一片嫩芽,龙井抽了新绿。这个时候很多茶园已经开始采茶了,但葛师傅却并不着急。

葛师傅心里有杆称,采的早了,内涵和有机质不够;采的晚了,芽叶张开,品质便会下降。事实证明,葛师傅的龙井,芽叶更鲜嫩,内涵更丰富,味道更鲜醇。

▲葛龙明前龙井

出展的一芽二叶,片片均匀,清新入魂

▲头春春前龙井,叶底均匀

所有采摘好的鲜茶,第一时间送到山脚下铺开晾干。然后开始摊放、杀青、回潮、煇锅,最后再由人工精选出优质精品茶

俗话说:“好龙井,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

一道好茶,关键还是在于手艺人。葛师傅沿袭祖上“正人、正源、正茶”的祖训,恪守西湖龙井百年的传统手工炒制工艺。虽每年的产量少,但都是纯手工做出的特级好茶。

在杀青时,锅温可高达200℃,抖、搭、压等手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传承百年手工制茶工艺

新做好的龙井,挺拔削尖、扁平光滑,芽峰显露、匀整厚实,滋味最美。

这批茶,只要头采前七天的新茶。做好后,再放上7日左右,滋味最鲜。3月20日左右,第一次进山采茶,到制茶、发货,再到您喝到时,时间刚刚好。

▲挺拔削尖、扁平光滑,芽峰显露、匀整厚实

80℃-85℃的热水冲泡,才是至味。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

▲沁人心脾的茶汤,清澈、明亮见底

冲泡完的茶叶叶底细嫩,条形整齐,像刚采摘时的那般,一芯两叶,均匀成朵。

▲泡后的茶叶

明前春茶季

我们翻山越岭

只为找寻最鲜活的春茶

和你分享整个中国最鲜美的春色

▲特级狮峰山龙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