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燃財經統計,在科創板已受理的31家企業中,2018年承銷保薦業務排名前20的券商保薦了83%以上的企業,僅僅排名前10的券商就保薦了19家企業。企業的最終估值或許還需要商榷,但在企業該不該去科創板這個事情上,無論是律所、券商還是當地政府,早就達成了默契。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王琳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

科創板來了!

對境內資本市場而言,好久沒有出現如此興奮而又緊張的時刻。

這是由證監會、交易所、地方政府、VC/PE、母基金、券商、企業、個人投資者等諸多力量參與的大事,是落實創新驅動、科技強國的大勢。

在巨大的歷史機會面前,每一股力量都在迎接改變。券商們徹夜不眠,一天飛三個城市;地方政府紛紛上線科創板輔導;不少新三板企業轉向科創板;VC們加速募集科創板基金......

這個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療等領域紛紛囊括的板塊,是境內資本市場需要抓住科技獨角獸的共識,它關乎國運,關乎未來。

在這種共識的推動下,一切都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前進。截至4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已受理31家企業,3家企業進入問詢狀態,大約2個月後,甚至更早,第一批企業將正式登陸科創板。

一場盛宴已經拉開了序幕。

訊號

機會終於來了。

2018年11月5日上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沉寂的資本市場。

過去一年,券商行業遭受了最爲嚴重的洗禮。“比我經歷的任何年頭都要慘,100多家券商,據我所知,只有超過500億規模的纔有可能盈利。”在某券商分管經紀業務的夏歡告訴燃財經(ID:rancaijing)

券商不再是高大上的職業。“有些同行開工資都開一成,比如以前一年開100萬,突然變10萬了。”夏歡表示。市場疲軟,經紀業務日漸消沉,券商的佣金費用迅速下降,“從千分之一到了萬分之二”,但營業部的人力成本及固定支出卻無法同步減少,因此不少券商選擇裁員應對,“投行業務也非常不理想”。

如今,科創板來了。消沉的股市或許可以重新煥發活力,經紀業務因此可以提振。而作爲投行人士的張達則需要儘早抓住一些可能的企業,強化投行業務收益。

但科創板還沒有明文規定,他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科創板還是要跟主板的其他企業做一些區分,肯定不是重複的”。

張達需要摸清楚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規則。“各家券商其實都會和交易所、證監會溝通,瞭解他們的意向,然後來判斷哪些賽道可能是未來的方向”,張達表示。

按照前期的溝通,他押注了新材料、生物醫療、AI、大數據等行業。照此,張達把手裏現有的客戶做了劃分,“一些準備A股IPO的客戶,如果符合當時的預判,也會劃分過來”。他挨個拜訪,“我們甚至會跟企業說預計什麼時候會推出科創板”。

雖然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科創板的設立點亮了無數硬科技工作者研發的漫漫黑夜,讓科技企業無數次被資本拒絕的尷尬成爲歷史,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硬科技投資者的退出難題。

這讓一級市場也跟着躁動起來。陳夢告訴燃財經,科創板剛出來的時候,自己所在的FA機構開了好幾個會。會上,他們把醫療、大數據、物聯網等作爲未來一年的主要方向。

“一些頭部GP已經在發力了,考慮要不要組建相關的基金。”一位母基金行業從業者告訴燃財經。

這樣大膽押注的背後是整個境內資本市場在過去二十年內達成的共識。

過去,他們錯過了一整代互聯網——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新浪、網易、搜狐選擇去納斯達克上市。2010年,PC時代成長起來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有42家選擇在美國IPO。2018年,移動互聯網的最後一口肉更多流入了港交所。科創板消息剛宣佈時,已經有250家企業有意在2019年赴港上市。

如今,大家再也不想繼續錯過硬科技獨角獸。從去年年底開始,上交所不斷拜訪企業,“甚至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和硬科技無關的企業,他們也會去拜訪”。

在這種強共識的推動下,資本市場的每一股力量都蓄勢待發,每個人都想在巨大的歷史機會面前分得紅利,而他們需要爲此付出十足的勞動。

沒有春節假期的投行

真正的忙碌從1月30日之後開始。

1月30日晚間,離春節還有五天時間,科創板徵詢意見稿出臺。

這打亂了蘇小強的計劃。作爲國內知名券商投行部的工作人員,爲了儲備足夠多的項目,他已經連續熬了好幾個晚上,正準備過年喘口氣,來年再戰。但意見稿的出臺讓他的如意算盤泡湯了,爲了搶首批,“基本上整個春節都在加班中度過”。

張達卻覺得非常開心,“徵詢意見稿出來之後,和之前的預判賽道沒有什麼差別”,這意味以前的工作沒有白做。

但他並沒有就此放鬆,加班開始變得異常頻繁。“11月份那會還好,因爲券商都是一個個項目組,按部就地推進就好了,”張達告訴燃財經,“1月份之後,大家都開始拼命了,不要說當天往返一個城市,基本都是一天飛三個城市,一次出差僅僅爲了一個文件、一份簽字也是有可能的。”

“我曾經一個禮拜,除了早餐是在酒店上喫的,其他都是飛機餐。”張達如此描述自己印象中最繁忙的一週。

爲了儘快做出一個成功案例,整個券商星夜奔忙。不僅僅是投行部,風控部門、合規部門、總部統統需要配合,當然還包括與之相關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團隊。

3月底,賈宇剛剛接手的企業突然改變了需求。“他們原本要在6月申報創業板的,現在突然改成了科創板,而且要求4月底申報。”這意味着原本2個多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在1個月內完成,“太趕了,好多東西都沒有準備,壓力倍增”。

爲了儘快完成輔導工作,賈宇和團隊的十餘個人已經和企業在一起辦公了。辦公室裏備滿了咖啡,靠着這種苦澀的飲品,他們強行維持着9點上班,12點下班,每兩週休息一次的節奏。爲了節省時間,喫飯自然都是外賣。

即便工作強度已經如此高,他依然覺得憂慮。“我們需要爲招股書的每一行字拿到證據,要拿到供應商、客戶、政府部門的底稿,還需要和銀行、供應商、客戶一遍一遍去核對數據,這需要非常多的溝通時間。”

和賈宇和張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某中小券商就職的王濛。“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客戶開個權限,引導客戶交易而已,這用不了多長時間,真正給企業做上市輔導,可能還需要再等等。”“也不是不能挖高手,但挖人也沒有用,企業看中的是券商背後多年積累的資源、實力和口碑。”

被綁定的投行,未談妥的價格

這種超乎尋常的忙碌即將帶來不菲的收益。

“去年港股業務比往常翻了番,但境內業務下降了很多。我們的收入基本持平,遠遠沒有以前增長得快了。”賈宇表示,“科創板相當於多了一塊業務,收入肯定會比去年好一些”。談及此,他難掩喜悅。

據天風證券夏昌盛團隊預測,科創板設立並試點註冊制後,預計首年給券商帶來的業績貢獻約爲60億元。“前期的上市輔導階段,投行可以從每家企業獲得50萬左右的收入,而後期承銷保薦階段,收費大概在兩三千萬,差別比較大”,某投行從業者告訴燃財經。

直接受益的則是頭部券商。據燃財經統計,在科創板已受理的31家企業中,2018年承銷保薦業務排名前20的券商保薦了83%以上的企業,僅僅排名前10的券商就保薦了19家企業。

這還遠遠不夠。想要獲得高額的回報,需要儲備足夠多的項目。部分投行,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投行,會將更多資源傾斜給科創板。“我們現在儲備了至少了50個項目,尤其是半導體和AI、芯片。”國內某頭部券商告訴燃財經。優質的標的誰都不想錯過,“七八家券商同時在爭奪某醫療企業的承銷、保薦資格”。

每個券商都想獨自喫下自己輔導的企業,這要求他們有足夠強大的資金儲備。“科創板要求券商必須跟投輔導企業,跟投比例2-5%,鎖定期2-3年。”張達告訴燃財經。

爲此,多家券商都發布了融資計劃。例如,招商證券計劃通過配股募資150億;國信證券定增融資150億;中信建投定增融資130億、發行短期融資券163億;興業證券發行短期融資券207億元;廣發證券發行公司債78億;海通證券發行次級債33億等等,合計規模近 1000億。

“如果一家公司估值很高,比如剛剛公佈的瀾起科技,去年7個多億淨利潤,它的估值會有多大?如果公司估值達到百億以上,先不說風險,又有幾個券商能夠投得起?”張達表示,“券商能有100億或者200億去投已經非常不錯了”。

單個券商輔導的風險太大,更保險的方式是選擇合作。“像中信(證券)這種,基本上全國排名第一的券商,它有些業務也一定會尋找其他比較有實力的券商以聯合保薦人的形式去做的。”張達表示。

而這種情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佈的第二批受理企業中已經出現。中信建設、華泰聯合同時成爲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保薦機構,有消息稱這家公司的估值已經高達500-1000億元。

此外,跟投的另一層面含義是,獨角獸的價格或許有了更合理的空間。“券商肯定不會像A股那樣,定價就是23倍市盈率,如果定價過高,那麼市場對企業不認可,股價下跌,對券商來說,也不好。”張達表示。

這意味着券商需要發揮好平衡器的作用。他們需要在線下詢價的過程中跟企業和早期投資者充分溝通好,達成共識。可以預見的是,這必定是一場激烈的碰撞。

已達成的共識

企業的最終估值或許還需要商榷,但在企業該不該去科創板這個事情上,無論是律所、券商還是當地政府,早就達成了默契。

“從券商主導來說,我們希望在走的項目,符合要求的,最好都去上科創板。”券商從業者夏歡告訴燃財經。

“一些地方政府特別積極,他們會要求企業必須報科創板,而且時間特別緊。”賈宇表示。

同時,地方政府爲企業提供完備的後援保障。深圳市爲100多家科創板後備企業代表進行了專題講座輔導。四川已搭建起全市科創板上市資源庫,該資源庫包含近150家企業,其中有10餘家種子企業,四川將對這10家“種子選手”進行一對一專項指導,盡最大努力爭取在今年完成科創板上市申報。而山東等地也開始行動。

企業本身的IPO選擇也開始向科創板傾斜。原本要衝刺主板的清溢光電確定在科創板上市;新三板公司西部超導決定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港股上市公司上海復旦張江披露公告,稱建議發行A股並於科創板上市。據悉,新三板企業包括之前已在新三板摘牌的企業,有轉板意向的企業數量近百家。

他們做出選擇的背後是科創板超乎尋常的速度。從提交招股書開始,美股審覈時間控制在6個月,香港控制在8-9個月,A股排隊最長需要5年,而科創板審覈時間不超過3個月。

過去,硬科技企業一直面臨資金困擾。“我們一款芯片從研發到量產,至少需要24個月。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投入多,營收少,難以確保收支平衡,而獲得信貸支持難度很大。”即便是參與了多項國家北斗相關標準制定的泰斗微電子也遭遇過這樣的窘境。如今,科創板的速度讓這個難題得以在短時間內迎刃而解。

更多的企業蜂擁而上,也有企業依舊保持着高度謹慎。一家AI獨角獸公司明確對燃財經表示,“公司現在並沒有登陸科創板的打算,只停留在探討階段”。

押注大勢的創投圈

企業上市,最大的受益者將是背後的投資人。

據清科研究統計,截至到3月28日,已受理的19家科創板企業背後有VC/PE機構150多家。本土機構參與率更高,其中國資背景機構對科創板企業支持力度較大,如深創投、國投集團等,同時市場上衆多活躍的機構如金沙江創投等暫時沒有出現。這些鮮少露面的機構在熬過了不爲人知的歲月後,終於迎來了高光時刻。

沒趕上趟的機構則想趁着企業上市之前賺取最後一波紅利。據燃財經瞭解,科創板徵集稿出來,一家PE機構除了看淨利潤千萬以上的項目,現在也開始看早期的、沒有淨利潤的能上科創板的項目。

這讓過去不被看好的硬科技企業開始受到追捧。“年初開始,來我們這兒調研的機構就一波接着一波,感覺公司今年要轉運了。”北京一家科創企業高管抑制不住興奮。

更早一點的VC只能從現在開始佈局。“今年要科創板項目的機構確實很多,”陳夢表示,在確定了新的賽道之後,如今“老大親自領着我們看醫療”。

整個創投圈募集“5+2”或者“7+2”的科創板基金已經成爲公開的祕密。據燃財經瞭解,北京一家VC正在募集一支6億元的科技基金。

這樣做的背景是,2018年,雙創熱潮滋生了近7萬隻私募基金到了退出階段,但投出的錢要不回來,LP極度不滿意。一些LP們甚至想着建立雙GP基金,甚至還出現了LP直投的現象。資管新規的出臺,直接中斷了大部分資金來源,這讓募資難上加難。

這種情況在2019年並沒有變好。據投中網數據顯示,2019年2月,共計26支基金進入募資階段,同比下降63.38%;目標募資總規模達78.01億美元,同比下降89.63%。因此,一些機構開始積極擴展險資LP。

但眼下,科技成爲新的風口,母基金的態度跟着變了。一位母基金負責人告訴燃財經,“我們以前投的就是這種硬科技醫療相關的GP,大概四五年還沒有退出,這一塊我們就比較擔憂,去年一直沒有做。”而如今情況變了,科創板爲他們搭建了完善的退出渠道,“今年打算重新做一支醫療基金”。

這就意味着VC如今或許可以通過轉換賽道迅速完成募資,“形勢好的話,可能2年就能退出了”。

但是一切並沒有想象得那麼簡單。想要投資硬科技,創投機構需要具備專業素養,同時熬過硬科技企業的黑暗期。“硬科技企業的前期是十分耕耘、一分回報,過了拐點之後纔是一分耕耘、十分回報,與模式創新的互聯網企業正好相反。認識了這個規律,投資的時候要有心理準備,企業前期發展緩慢的時候要耐得住寂寞,同時要通過投後管理幫助企業解決創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克服難關,度過緩慢增長階段。”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表示。

一位看企業服務和硬科技的投資人告訴燃財經,“我覺得那些沒有根據地,從消費往硬科技轉的跟風機構,最終還是會被淘汰的。”

但也有人持不同觀點。“就像當年創業板開閘,一批人‘瞎搞’,反倒賺到錢了。類似的局面不會重演,但肯定有人能賺到錢。”

或許,只要追趕的是大勢,就有翻盤的可能。

一場與市場熱情的“對賭”

這種可能性實現的前提是市場熱情的持續。

3月2日,《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一公佈,整個市場的熱情被點燃。

投資者們傾瀉而入。“剛剛下通知科創板可以開戶的那兩天,我自己的客戶只要是符合50萬以上都會諮詢科創板開戶的事情”,券商從業者肖灑告訴燃財經。

這種熱情超出了夏歡的想象。“從開始到現在快三週了,我們已經有上萬個客戶開通了權限,佔我們所有客戶的三分之一”,券商從業者夏歡告訴燃財經,“當時新三板都沒有這麼集中,這麼火爆,我預計全國現在開通的應該超過了100萬了”。

科創板的消息給沉寂的股市來了一個催化劑。3月25日,亞太股市全線走低,A股大幅低開,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下跌1.97%,創業板指下跌1.48%。但泰達股份、銀億股份、卓翼科技、聯明股份、TCL集團、華勝天成、兆馳股份、大港股份等10餘科創板影子股集體漲停。

300萬合格投資者正翹首以盼“科創牛”的到來,多年資本市場的錘鍊,讓他們在熱情中夾帶着些許理性。“雖然開戶了,但投資們觀望的態度比較多,”夏歡表示,“從勢頭來看,剛開始熱炒的概率比較大,因爲中途不設漲跌幅,短期內我肯定是不會參與,也會阻止自己的客戶去參與,等着水面平靜了,再說”。

各路資金準備就緒。據統計,正在籌備的科創板方向基金已達61只,其中25只爲科創板基金、36只爲科技創新基金,即超過60只產品正在等待獲批。作爲科創板重要的機構參與者,初步測算公募基金將有3000億資金投向科創板。

海量的資金將科創板的熱情推向了高潮。3月28日,燃財經發現,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在乘坐地鐵的空隙正準備科創板權限。同時,不少投資者則瞄準了前五天打新。

沒人知道這種熱情會持續多久,參與者們擔心的是在經過一波熱炒之後,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因此,他們和市場熱情展開了一場“對賭”。VC們要在熱情沒有消退之前快速完成募資-投資-退出三個動作,企業和券商們需要在此之前共同完成上市工作,個人投資者則想趁着此刻再次實現財富增長。

沒人知道科創板能否成爲中國版的納斯達克。但不可否認的是,壯大科技實力已經成爲從政府到企業,從機構投資者到個人投資者的共識。在這種共識的驅動下,整個資本市場展開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較量。

最新的消息顯示,科創板已經受理31家企業,已有3家科創板企業進入“問詢”狀態,有投行人士評論稱,“上交所的審覈效率驚人。預計科創板首家上市企業將比預期更快面世。”

(備註:文中張達、夏歡、陳夢、蘇小強、肖灑、王濛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