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博會|筆尖鋼後太鋼又攻克論克賣的手撕鋼,進口價跳水四成)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楊漾

薄到可以用手輕輕撕開、附加值高到論克賣、中國製造、打破國外壟斷,這些都是國內不鏽鋼行業龍頭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鋼”)繼“筆尖鋼”之後再次攻克的“手撕鋼”的特徵。

太鋼“手撕鋼”在今年的8月獲得了中國冶金行業的最高獎——2019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唯一的特等獎。在9月17日揭曉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大獎”中,手撕鋼再次躋身其中。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圖

9月18日,太鋼旗下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質量檢驗主管、手撕鋼技術負責人廖席對包括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表示,“至少近10年來,國內一直只能進口這個材料,最貴的時候進口價格幾乎和黃金等價。”而自太鋼將手撕鋼技術攻克並大批量投入市場以後,“國外進口價格就縮水了40%。”

手撕鋼以手輕輕一撕就能撕開而得名,其專業名稱爲“寬幅超薄精密不鏽帶鋼”,屬於不鏽鋼板帶領域中的高端產品。據介紹,該產品系公司自2016年6月開始重點攻關,30人的本土團隊,歷時3年多時間,經過711次試驗後,才從四萬多種軋輥排列組合中選出一種方法後攻克成功。

與常規不鏽鋼薄板不同,不鏽鋼精密帶鋼是指特殊極薄規格的冷軋不鏽帶鋼。手撕鋼厚度僅0.02毫米,相當於普通A4打印紙厚度的四分之一,爲寬度600毫米。而一片大小相當於A4大小的手撕鋼,市場價格則達到400元。

太鋼手撕鋼目前授權專利44項,起草並頒佈2項行業標準。它被認爲代表鋼鐵行業尖端製造水平,引領世界不鏽鋼超薄帶鋼的發展方向。

提到這項技術的攻克難點,廖席表示,最困難的環節就是“軋”。“相當於擀麪,要一點一點把它擀到很薄。從鍊鋼到成品總共需要一百多道工序,只要有一道工序出現問題,就得不到成品。”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中間會斷開,“每次斷帶,都需要工作人員鑽進軋機清理,這又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試得最頻繁的時候,平均每兩天遇到這種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現在所知的3年攻關實際上僅指“擀薄”這項技術。廖席提到,另外還有關鍵的例如冶煉夾雜物等技術,都需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花很長時間去積累,“並不是一天就把這口井挖好了,是一點點挖。“

廖席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手撕鋼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高端電子(摺疊屏手機等)、新能源(柔性太陽能基板)、汽車(安全氣囊保護片)、航空航天(壓力傳感器膜片)、軍工核電(防輻射服金屬隔層)等。公司2019年手撕鋼產量預期爲比去年增長110%。

其中就摺疊屏手機一項用途,據廖席介紹,“我們比較看好這塊未來的市場,目前手機摺疊屏多次折彎會出現斷裂的問題,但它中間如果增加金屬層,據我們瞭解摺疊20萬次以上都不會斷,折算下來壽命肯定超過5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太鋼手撕鋼的成功研發還打破了國外壟斷。廖席認爲,國產化之後,太鋼和國外生產商相比還有着天然優勢。“我們成本更低,另外交貨期會很短。”據介紹,國外正常情況下從下訂單到交貨一般都要超過3個月,而太鋼交貨週期非常短,全程“放綠燈”的情況下15天左右即可。

對於手撕鋼的未來發展,廖席提到,目前主要的第一步工作還是取代進口,別讓別人“卡脖子”,現在還有很多企業在進口;下一步就是走出去,和國際上最好的材料去競爭。

而將太鋼的這些高端產品的成功研發置於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廖席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手撕鋼、筆尖鋼,雙向螺紋鋼(港珠澳大橋用),碳纖維等是太鋼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體現。太鋼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支撐企業的發展。”

太鋼始建於1934年,是集鐵礦山採掘和鋼鐵生產、加工、配送、貿易爲一體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全球不鏽鋼行業領軍企業,具備年產1200萬噸鋼(其中450萬噸不鏽鋼)的能力。

太鋼不鏽半年報中提到,公司不鏽鋼產品實現了品種規格全覆蓋,囊括了板、管、型、線、帶和超薄、超寬、超厚等極限規格。公司積極推進由常規產品、同質化產品向特色產品、高端產品的轉變,形成了以不鏽鋼爲核心,包括冷軋硅鋼、鐵路用鋼、高強韌系列鋼材在內的高效、節能、長壽型產品集羣,極具品種特色和品牌影響力。

目前,太鋼不鏽生產的20多個品種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30多個品種成功替代進口,筆尖鋼、軟態不鏽鋼精密箔材(手撕鋼)、高錳高氮不鏽鋼、三代核電用不鏽鋼等新產品滿足市場急需,爲中國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發揮着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