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警方审问犯罪嫌疑人 来源/警方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驰)先在网上搜寻应聘者信息,逐一电话招聘;电话中自称是某知名公司的招聘人员,提升应聘者兴趣;当面“面试”时挂上知名公司胸牌,让应聘者深信不疑;最后抛出办卡费、体检费、保证金等幌子骗取钱财……无辜的应聘者就这样一步一步落入诈骗分子设计的陷阱。

今年5月中旬,奉贤公安分局邬桥派出所接到群众范先生报案,称其遭遇到招工诈骗。接到报案后,邬桥所民警就案件展开侦查,发现蔡某、曹某、何某、刘某四人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先后在松江区车墩镇、叶榭镇陆续将四人抓获。

经查,犯罪嫌疑人蔡某系该团伙主要负责人,自2017年底开始,蔡某安排刘某负责在网上筛选应聘人员及记下应聘人员信息。之后安排刘某、曹某二人电话联系应聘者称自己是某知名公司招聘方,看到网上应聘信息,认为符合自己公司要求,想要安排招聘面试。因刘某、曹某打着知名公司的旗号,往往能吸引应聘者的兴趣。

图说:犯罪嫌疑人在群内讨论如何给应聘者“下套”

图说:犯罪嫌疑人在群内的聊天记录

当应聘者同意前来面试时,蔡某又会安排何某到被冒充的知名公司门口,找个地方对前来应聘者进行“面试”。因诈骗分子寻找的“面试”地点就在他们冒充的某知名公司门口附近,故应聘者大多不怀疑。而为了使“面试”更加逼真,何某还会佩戴事先已经制作好的“公司胸牌”。看到胸牌,应聘者更是深信不疑。最后,见时机成熟,诈骗分子就会抛出办卡费、体检费、保证金等幌子向应聘者收取钱财。收完钱财后,诈骗分子会让应聘者回去等消息,并承诺,不管会不会被应聘上,保证金都会退还,使应聘者安心离开。当应聘者离去时,就会被诈骗分子拉黑。

目前,蔡某等4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奉贤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初步查证,本案涉及被害人40余人,涉案金额逾1万余元,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担保金或其它名义的财物,均属违法行为。市民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企业要求先行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时,需提高警惕,这往往是骗子的陷阱,切勿轻易相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