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編又看到了一個關於養寵物致病的案例,負責在家看孩子的李奶奶最近發現小孫子頭皮上出現了一些紅色微痛的“疙瘩”,去當地醫院後醫生給用了抗生素治療,結果非但沒有治癒,反而病變面積越來越大,原來的紅色疙瘩已經變成膿包,按壓時還有膿液滲出,並且出現了脫髮。這下李奶奶徹底慌了,趕緊帶孫子來到市區專業的皮膚病醫院就診。

醫生仔細瞭解情況之後,告訴李奶奶,孩子很可能是因爲接觸寵物而患上了癬病。於是立馬進行真菌檢測,鏡檢結果顯示確實是真菌感染。幾天後,醫生的真菌培養結果也證實確實是“犬小孢子菌感染”。原來,李奶奶家養了一條寵物狗,小孫子每天放學回家都與狗狗一起玩耍,而李奶奶也並沒有太在意。慶幸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孫子頭上的膿癬已經痊癒。

近幾年的“寵物熱”導致寵物皮膚病傳染給人的情況屢見不鮮:如狗身上的蟎蟲導致人患上蟎蟲性皮炎;狗身上的皮膚癬病可引起人的體癬、頭癬,甚至膿癬等。

狗皮膚癬病引起頭癬的致病菌主要爲白癬(又稱“蛀毛癬”),近年來發病情況逐漸增多,多由犬小孢子菌引起,感染後常有明顯的炎症現象。起初,頭皮上會出現局部白色鱗屑性斑塊,然後其上面的頭髮會變灰暗,頭皮發癢,斑塊逐漸擴大,周圍可出現衛星樣小鱗屑斑塊,可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病發根部的頭髮長出0.5釐米左右就會斷掉。

不僅如此,患處的毛囊常可化膿,引起一片或數片紅腫的癰狀隆起,切開後用力擠壓,可流出少量漿液或半透明的膿液,愈後會形成瘢痕,局部留下永久性脫髮。膿癬很容易被誤診爲“頭皮細菌感染”,反覆應用抗生素會導致“膿腫”更加嚴重,延誤治療。

除了頭癬和膿癬外,人的皮膚接觸了患狗皮膚後,還可發生體癬,皮膚上會出現環狀紅斑,上面還會有水疹、水泡等損害,繼而脫屑,發癢,俗稱圓癬或線癬。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癬病可外用乳膏,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藥片。不過,因爲口服抗真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較大,一般不建議使用,最好以外用抗真菌藥物爲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