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入深水區,基金業對外開放也將繼續深入,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會出現更多外資絕對控股的基金公司,也會出現一批外資獨資的基金公司,給中國基金業帶來更多的源頭活水,促進行業發展。自2002年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7年,從參股到控股,外資機構始終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截止2019年二季度,國內共有44家合資公募基金公司,其中大部分合資公司被外資持有49%的股份。近年來,合資公募基金公司發展兩極分化的狀態比較明顯。

2019年8月6日,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英國)有限公司成功競拍上投摩根基金2%的股權,如此,摩根資產將持有上投摩根51%的股權,上投摩根基金將成爲國內公募首家被外資絕對控股的基金公司。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12日,由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和摩根資產管理(英國)有限公司共同組建而成,過去的股權結構爲,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份,摩根資產管理(英國)有限公司持有49%的股份,公司註冊資本達25000萬元。截止2019年8月6日,上投摩根基金目前共有67只基金,公募產品線齊全,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QDII型、FOF型各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髮展迅速,從成立之初的十幾億規模,發展到2019年二季度,管理規模高達1260.57億,在業內排前25%。

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包括投資性開放與服務性開放,基金業的對外開放是屬於資本市場服務性開放的一部分。2001年,中國加入WTO,當年年末,證監會起草《境外機構參股、參與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開啓了基金行業對外開放的大門;2002年,證監會起草《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明確外資持有公募基金公司股份不超過33%,並承諾在加入WTO三年後放寬至不超過49%,基金業對外開放的序幕正式拉開;2002年末,中國第一家合資基金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外資持股比例放寬至49%,出現了一批外資持股比例達49%的合資基金公司;2018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2018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將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股比放寬至51%,承諾於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2019年,國務院金穩委發佈金融業對外開放11條措施,將外資持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比例放寬至100%的時間點提前到2020年。當前,在金融市場和金融行業對外開放進程穩步推進背景下,公募基金行業開放進程正面臨全面加速。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加速對外開放,業內並沒有“狼來了”的恐慌,畢竟與狼共舞了很多年,大家已經能積極的迎接這種競爭了。

從政策方面看,體現了國內金融市場持續的對外開放,是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和國際社會接軌的表現。此次外資絕對控股國內基金公司作爲一個轉折點,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還會繼續。8月9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官微發佈一條消息:“協會將積極落實中國證監會關於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各項政策,歡迎外資私募管理人在合規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在華展業範圍,申請開展公開募集基金管理業務。”這裏面所提到的外資私募管理人,是包括富達、先鋒領航等在內的高水平國際資產管理公司,這些公司都希望以獨資的形式在中國開展公募業務。此次基金業協會官微的表態,預示了這種可能性。

從市場方面看,外資絕對控股基金公司,將爲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首先,外資公司大多有不同於國內公司的長期的管理經驗,可以和國內公司良性競爭,相互借鑑;其次,外資公司對於市場的理解和國內公司存在差異,可能更看重風險。對市場的不同理解,會帶來思想上的碰撞;再次,外資公司對投資者的理解也有不同,對投資者的劃分可能會更精細,可以針對不同的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建議,這部分經驗,也是國內公司值得學習的;最後,外資公司對於基金考覈方面會有所不同,相較國內公募主要採用相對價值的辦法考覈基金經理,外資公司則會採用比較多元的方法,這會給國內公司帶來新的考評思路。

從基金公司方面看,上投摩根基金作爲首家外資絕對控股公司,可能會先其他基金公司一步,有更多的創新舉動。例如,調整公司內部人員考覈方式和基金經理評價方式,推出更多創新產品。上投摩根可能會利用其股東方豐富的全球資產配置經驗,繼續加大在QDII基金和FOF基金的發展力度。

自2002年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7年,從參股到控股,外資機構始終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此次外資絕對控股上投摩根基金不僅僅是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起點,還將是一個爆發點。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入深水區,基金業對外開放也將繼續深入,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會出現更多外資絕對控股的基金公司,也會出現一批外資獨資的基金公司,給中國基金業帶來更多的源頭活水,促進行業發展。

外資控股或者外資獨資的基金公司,會更加堅定的執行自己的投資理念,也會逐步的實現本土化,將來是中國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者。外資基金公司在全球資本上經歷過更長週期的波動,積累了更多的市場經驗,是國內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獲取更多元的服務。同時,也有利於資管機構的良性競爭,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

國內資本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資管機構和投資者也日漸成熟,對外資機構的投研和運營理念也更容易接受。外資控股或者獨資的基金公司今後進入國內市場,本土化也會相對更加容易。展望未來,我們期望內外資管機構能有一個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國內資本市場一定會成長爲全球重要的資本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