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致青春》讓趙薇成功從演員轉行爲導演,許多人都在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可由於某些原因,她的第二部作品遲遲未能上映。在《演員請就位》中,趙薇說從當她決定做導演,到拍《致青春》,她花了6年時間去做心理建設。

作者 | 一味清歡

說起趙薇,許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明星”、“演員”、“嫁入豪門”、“商人”等詞語。

但我們都忘卻了,趙薇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導演。

2013年,趙薇執導的處女作電影《致青春》上映,最終總票房超7億,創造了華人女導演的票房奇蹟。

《致青春》讓趙薇成功從演員轉行爲導演,許多人都在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可由於某些原因,她的第二部作品遲遲未能上映。

於是慢慢地,我們很難再記起趙薇的導演身份,偶爾想起那一部《致青春》,也只以爲那不過是趙薇偶爾一次的心血來潮。

直到趙薇在《演員請就位》中,作爲導演與陳凱歌李少紅一起坐在導師席上,然後交出一部部令人驚喜的作品,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都低估了趙薇的導演才能。

01 關於當導演這件事,她是認真的

演員轉行爲導演,在許多人看來,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爲。畢竟能演好戲,不一定就能導好戲。

有一些演員轉行爲導演,也的確帶有玩票的性質,只想試水一下,如果不行的話,再接着去演戲。

但趙薇卻並不是這樣想的,她是真的想把當導演這件事認認真真做好。

在《演員請就位》中,趙薇說從當她決定做導演,到拍《致青春》,她花了6年時間去做心理建設。

花6年時間去做一件不知道會不會成功的事,在這個什麼都講求效益的時代,真的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可趙薇踏踏實實地去做了,沒有走任何捷徑。

決定當導演後,趙薇就開始把這一想法付諸於行動,先是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藝術碩士,進行基礎和專業課的學習。

隨後將《致青春》作爲研究生的畢業作品,親自去全國多處地方選景,並請來香港導演關錦鵬擔任監製,讓李檣來改編劇本,認認真真把它當做一部大電影去準備。

正是趙薇在當導演這件事上的認真和努力,纔有了後來票房口碑雙豐收的《致青春》。

《致青春》取得成功後,趙薇又準備籌拍第二部電影《沒有別的愛》。

《沒有別的愛》演員陣容有袁泉、陳沖、寧靜、俞飛鴻等衆多實力派演員,早已於2016年就殺青。

不過由於主演之一的戴立忍存在政治背景問題,該片還未上映就遭到全網抵制,不得不撤換戴立忍,換擋到2020年。

雖然第二部電影的上映之路困難重重,但趙薇並沒有放棄當導演,而是投入到下一部作品的拍攝中。

除了《沒有別的愛》之外,趙薇導演的作品還有兩部未上映。

一部是她以總導演身份,與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及9位青年電影導演,共同合作的“脫貧攻堅”專題紀錄片《星光》。

另一部是她監製並與茅毛聯合導演的電影《嗨!美男子》。

在當導演這條路上,趙薇從未止步。

02 在導戲上,她是有才能的

導演之於一部電影,就像將軍之於一支軍隊,一部電影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一個好導演。

而一名好導演,不僅要具備專業的電影知識,還需要極佳的統籌能力、敘事能力、調教演員的能力等等。

從前,我不敢確定地說趙薇是一位好導演,但看了《演員請就位》後,我敢說她是一位有才能的好導演。

節目中的四位導演,其他三位導演所呈現的作品,我自己看時的感覺是,質量忽高忽低。

但趙薇卻不一樣,她交出的作品幾乎部部都合格,挑不出大的缺點,有的甚至讓人驚喜。

當然這並不是說趙薇的導演才能比其他三位導演都強,而是說她很穩。

這種穩,意味着趙薇對電影的整體把控能力很強,無論是挑劇本、選演員的眼光,還是調教演員的能力,亦或者在電影製作的整體把握上,趙薇都相當出色。

一時穩,或許帶有些許的運氣成分,但一直穩,就是真的有才能了。

《演員請就位》競演環節,陳瑤和康可人演《還珠格格》時,一開始定的是陳瑤演小燕子,康可人演黑心老闆娘,兩人排練時一直找不到感覺。

趙薇看過她們的排練後,立馬決定將兩人的角色對換,讓康可人演小燕子,陳瑤演老闆娘,出來的效果果然比之前好很多。

在影視化階段,趙薇呈現的作品是《面具》,三位女演員顏卓靈、陳瑤、邢菲,個個演技都不錯,誰來演女主茉莉,是個大問題。

趙薇看過三位女演員與男主張哲瀚的互動後,立馬決定讓顏卓靈演女主。

一開始很多人都不懂爲什麼選顏卓靈,但看過最終呈現的作品後,都服了趙薇,因爲顏卓靈飾演的茉莉,真實鮮活,眼裏全是深情,看不出半點表演痕跡。

除了很會選演員外,趙薇調教演員的能力也不弱。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趙薇執導《長島冰茶》,張哲瀚在其中飾演一位油膩青年,與他本人的性格相差很大,他遲遲找不到狀態。

爲了讓張哲瀚儘快進入角色,趙薇一句臺詞一句臺詞地幫他捋戲,教他走位,以及怎麼做表情和動作。

經過趙薇的調教後,張哲瀚慢慢放開自己,不斷貼近角色,最終成功呈現了一個有點油膩但又有情有義的人物。

另外,趙薇選劇本的眼光,也相當高。

在夢想與愛情之間抉擇的《面具》,小人物爲愛努力生活的《祕方》,祕密都藏在手機裏的《來電狂響》,失戀後痛苦不堪的《長島冰茶》……

這些故事都十分真實,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引起觀衆的共鳴。

趙薇選了這些劇本,從一開始就贏了一半了。

作爲從90年代末就紅遍大江南北的流量鼻祖,趙薇無疑是幸運的,但流量給她帶來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也使人們很難改變對她的固有印象。

在導戲上,趙薇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光有一部《致青春》還遠遠不夠。

若想改變觀衆對她的固有印象,成爲一名讓大衆信服的導演,還需用作品說話。

不過想必這一天並不遠,因爲只要有才能,終能交出好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