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媒: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引發感染和腎衰竭等疾病

西媒稱,一項研究首次發現,空氣污染加重與呼吸道和心臟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的爆發也存在密切關係。這一新證據來自28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週刊上的一篇文章。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28日報道,該研究在12年內對美國接受醫療保險的超過9500萬例65歲以上的住院患者進行分析。將患者數據與PM2.5顆粒濃度數據相比較,可以證實每次空氣污染加重,都會導致第二天入院人數增加。

報道稱,雖然世衛組織建議,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的濃度不超過25微克可視爲安全,但研究表明,即使低於這個水平,更多細微顆粒依然會導致更多人住院,兩者間的關係幾乎是直線型的。

在研究針對的人羣中,每新增1微克顆粒物,就會導致每年增加3642例已知與污染相關的疾病的住院治療,尤其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糖尿病、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以及血栓形成;每年還會新增2050個其他疾病入院患者,這些疾病與顆粒污染的關係幾乎沒有得到研究,其中比較嚴重的疾病包括體液和電解質紊亂、敗血病、尿路感染、皮膚感染、腎衰竭和腸梗阻。

報道稱,這項研究存在一些侷限性,但不少專家指出,它開闢了一個有趣的途徑,而且很明顯,與這種空氣污染有關的發病率被“低估了”。這是南安普敦大學實驗科學學院一個科研小組的意見,該小組在同期《英國醫學雜誌》週刊上發表社論說,“從樂觀角度來看,即使將PM2.5的濃度略微降低也會帶來實質性的好處,不過向全球推廣這個結論時需謹慎,因爲上述研究的目標人羣是美國65歲以上的低收入人羣,帶有一定種族因素。”(編譯/王露)

責任編輯:劉德賓 SN2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