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看兩個網友的說法:

兒媳:

我婆婆不幫我帶孩子,也不給我錢,我覺得沒啥問題。孩子是我和老公的,看管和教育的義務是我倆的,更何況她身體不好,帶孩子累病了更麻煩。至於給不給錢,我覺得給是情份,不給是本份,她工資本身並不高,我們還要時常補貼。至於她老了我會不會照顧,我覺得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並不是兒媳女婿的義務,我替老公盡義務的前提是,她是值得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更多的來源於父母,即使婆婆身體健健康康的,我也不一定會要求她幫帶。原因很簡單,爺爺奶奶帶孩子只求孩子喫飽穿暖,根本意識不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從小的習慣養成很重要。我不想有一天自己的孩子成爲熊孩子,回頭再找公婆的麻煩,最終的苦果只能我自己吞。

有一個不出錢、不看娃的婆婆,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網絡圖片

婆婆:

我就是不給看娃的婆婆,理由很簡單,父母自己照看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我的娃是自己帶大的,深知帶娃不僅是照顧娃的衣食起居這麼簡單,還要塑造人格啓迪智慧,這個責任太過重大,雖然我是個有文化懂教育的奶奶,但也承擔不起。這個問題我和兒子兒媳做過深度溝通,他們也同意我的觀點,欣然自己帶娃。

如果是經濟上負擔過重我倒是願意幫忙,但被婉拒,兒子兒媳說,雖然因爲帶娃手頭緊點,但也是他們這個小家庭第一次面臨緊急狀況,他們要三人一起挺住,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求助的。兒媳甚至說,這纔是自己過日子的感覺。

至於我們的養老,我一貫不主張和兒媳交換勞動,我們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時候就去好一點的養老機構,儘量不給兒女負擔。

有一個不出錢、不看娃的婆婆,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網絡圖片

最好的事情肯定是婆婆既能幫我們帶好孩子,又能幫我們教育好孩子,可平心而論,這其實挺難的。

婆媳矛盾一直是家庭矛盾中最複雜、麻煩的。換個角度想,有個不出錢、不帶娃的婆婆不一定是壞事:

第一:婆婆的話語權會變低

夫妻生活被婆婆插手、干預的幾率會降低很多,小家更多時候是由自己當家做主。有些婆婆確實非常不好:喜歡挑兒媳的不是,最喜歡看的就是兒子打罵兒媳;喜歡對孫兒、孫女說一些不好的話,教孩子辱罵兒媳。這樣的婆婆帶孩子,還不如自己辛苦點。

第二:生孩子、養孩子從來是夫妻生活的一個坎

從戀愛到婚姻,結婚彩禮等是一個坎,婚後生孩子、養孩子更是一個坎。如果夫妻不一起努力、共同磨合度過,以後的歲月該怎麼辦呢?

有一個不出錢、不看娃的婆婆,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網絡圖片

第三:孩子的教育父母做主

普遍來說,爺爺奶奶帶的孩子更任性、嬌慣,變成熊孩子的幾率比較大。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父母的責任,“養不教,父之過”。父母纔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爺爺奶奶先不說有沒有責任,更關鍵的是他們有沒有能力教育孩子?

等孩子的教育發生問題時,責怪爺爺奶奶有用嗎?孩子的教育還是得父母做主。

第四:婆婆不幫帶孩子,媽媽們更有底氣對她說不

比如說她妄想控制你的生活時對她說不,逼迫你生二胎時對她說不……

有人說每一個尖酸刻薄、強勢的婆婆背後都有個懦弱、愚孝的老公,所以根本問題不在婆婆,在於咱們沒選對老公。調教好老公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你的男人把你當回事,其他人根本不敢在你頭上拉屎撒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