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融环境糊涂账:财务数据泄密幽灵交易,大额资金疑遭外部挪用

在大股东官司缠身、频频被人追债之后,原本手头还算宽裕的科融环境疑似也跟着遭到了传染。

因未能如期支付去年收购永葆环保的交易对价,科融环境被昔日的交易对手方请上了被告席,涉及的金额超过亿元,这似乎意味着,科融环境目前的资金链,极可能面临着像大股东一样,一触即崩。

大股东感冒了,原本应该资产、业务和人员独立的上市公司何以也跟着打喷嚏被传染?

财报研究院发现,早在一季度时,科融环境的账本上就出现了高度可疑的糊涂账,该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不足8000万元的情况下,其与主营业务关联度并不高的其它会计项下却呈现出数倍于营收规模的重大异动,隐约暴露了该公司幕后幽灵交易的踪迹,这些交易导致科融环境其它应收款暴增过亿,将该公司的资金链推向了危险的悬崖边……

巨额的蹊跷糊涂账不得不让人怀疑:科融环境资金链病症之所以遭大股东传染,是否与这些幽灵交易有关?资金链断裂、官司缠身、实际控制权朝不保夕的大股东,是否存在通过这些幽灵交易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收拾私人烂摊子的可能?

大股东缺钱“传染”上市公司

科融环境周末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法院传票,涉诉事件为2017年的7月科融环保启动的对永葆环境的并购交易,因科融环境方面未在约定期限内足额支付交易对价,被永葆环保的原三名实控人股东起诉。

按照当时科融环境披露的交易细节,科融环境以3.85亿元的现金收购永葆环保70%的股份,双方约定,待永葆环保原股东业绩承诺达标后,科融环境将以12倍的市盈率继续收购永葆环保剩余的30%股权。

不过,永葆环保70%的股权过户完成之后,科融环境却并未如期足额支付上次述约定交易对价的分期付款金额,这也成了本起诉讼的直接导火索。据悉,在上述诉讼之前,科融环境曾与原告(永葆环保的三名实控人股东)多次沟通付款事宜,但科融环境最终仍然爽约而成为被告。根据传票内容,原告要求科融环境支付第一期付款的剩余款项及利息、第二期付款的全部款项及利息,总金额共计超过1.37亿元。

科融环境糊涂账:财务数据泄密幽灵交易,大额资金疑遭外部挪用

(图为毛凤利)

在分析人士看来,科融环境违约成为被告,很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开始步其实控人毛凤利的后尘,其背后的资金链或已经断裂无力支付上述款项。据悉,毛凤利目前已深陷资金链断裂泥潭,其控制的多家公司因债务问题而麻烦不断,官司缠身。

财报研究院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科融环境账上的流动资产为16.87亿元,而其流动负债却达到了13.97亿元,其资金链明显已开始捉襟见肘,随时可能断裂。而实际上,在收购永葆环保前的2017年上半年,从财务数据来看,科融环境的资金链还算较为充裕:截至2017年6月30日,科融环境账上的流动资产为17.91亿元,而流动负债只有10.73亿元,其流动比率达到了163%,其资金链相对较为宽裕,支付上述交易分期价款似乎并不存在问题。

交叉传染背后隐现巨额幽灵交易

财报研究院注意到,在上市公司与大股东缺钱的病症交叉传染的背后,科融环境的财务报表上隐藏着令人蹊跷的大额糊涂账,其一季度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从2017年底的2.49亿元突然暴涨至3.57亿元,增加了1.08亿元。

“一般而言,由主营业务直接产生的应收款项会被记入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下,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主要录入的是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的其它应收往来款,如借款给外部第三方的债权,就属于‘其它应收款’,因此科融环境其他应收款突增过亿,这依稀显示该该公司报告期内可能存在大量的新增外部非经营性占款。”分析人士说。

财报研究院进一步研究发现,科融环境其他应收款激增的背后,其主业与副业之间的现金流数据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倒挂。

一季报显示,科融环境利润表上显示的主营业务收入只有7712万元,但其一季度“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高达3.97亿元,与此同时,科融环境一季度“支付的与其它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同样也高达2.98亿元。

科融环境糊涂账:财务数据泄密幽灵交易,大额资金疑遭外部挪用

在分析人士看来,上述差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科融环境一季度搞“副业”产生的现金流量要远大于其“主业”的数倍之多,这表明该公司一季度可能存在大量的“副业”,而且其激增的其他应收款,很可能与这些“副业”高度相关,这也极可能是导致科融环境当前资金链短缺坐上被告席的主要原因。

科融环境到底搞了哪些副业?财报研究院查阅了该公司一季度期间所有公告发现,科融环境除了跟毛凤利及关联方进行了一次债务重组之外,并无公告其它可能导致上述重大财务数据变化的“副业”。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科融环境上述债务重组的内容为:关联方变卖北京西直门附近的房产套现3938万元,以偿还部分对上市公司所欠债务。据悉,在此次债务重组前,科融环境2017年年报的资产负债表上还挂着对关联方新疆君创的约7700万元的“其他应收款”。

“上述债务重组只会有助于削减科融环境的其他应收款,但事实上,该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却是在大幅增加的,这意味着,如果上述债务重组在一季度内成功实施的话,那么科融环境当期内实际新增的外部非经营性占款可能还不只是1.08亿元,而是接近1.5亿元才对。”上述分析人士说。

实控人存挪用公款补私人窟窿嫌疑

很显然,科融环境蹊跷的财务数据异动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些现在还没有见光的幽灵交易,而这些涉及大额资金流出的幽灵交易发生的时间,又刚好与科融环境实控人毛凤利资金链断裂、官司缠身、实际控制权不保发生的时间高度一致,这是归属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科融环境糊涂账:财务数据泄密幽灵交易,大额资金疑遭外部挪用

财报研究院注意到,启信宝收录的数据显示,毛凤利控制的多个企业都以被告的身份陷入了与诸多合作伙伴之间的合同与债务纠纷中,其中有的已被列入了失信执行人名单,而更广为人知的是,由毛凤利实际控制的科融环境股票目前已经被法院全部冻结,其股权质押融资盘早已跌破强制平仓线,毛凤利作为科融环境实控人的地位已是朝不保夕。

毛凤利之所以陷入资金链困境,与其当初通过超高杠杆买壳科融环境有关。据报道,毛凤利在收购科融环境时自有资金只有6000万元,其外部杠杆融资却超过8亿元(科融环境因为隐瞒毛凤利当初收购资金的来源涉嫌虚假陈述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如今其持股市值却已经跌至约6亿元,毛凤利的债务杠杆已处于崩盘的边缘。

“对于毛凤利来说,一旦其因无法还债而失去对科融环境的控制权,那么她很可能将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并将陷入巨额的债务泥潭难以自拔,只有保住对科融环境的控制权,并推动科融环境重组以拉升股价,才是其脱离当前困境的出路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她会继续采用挺而走险的方式去四处筹集和挪用资金,暂时稳住债权人以免其对科融环境的控制权被法院强制执行。”上述分析人士说,“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由毛凤利控制的科融环境出现了大额的疑似外部非经营性占款和蹊跷的巨额资金流出,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交易,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该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按照现代企业治理规范的要求,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应该是资产、业务和人员相互完全独立的两个不同实体,大股东的资金链出了问题,理论上应该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但科融环境在其实控人资金链断裂后,也暴露出严重的资金链问题,从原来不缺钱变成缺钱,这种交叉传染不得不让人怀疑科融环境在其大股东面前,到底还有几分独立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