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头村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以北3公里,濒临白马河。顶头村原名藤江,古属二十一都,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周末,我们去了一趟福安市顶头村,上午一路而行,不一会儿就到了。见了熟人在她家稍停留,就出来了。

斑驳的青砖灰瓦的古宅修修补补间,已变得面目全非,有些建筑已不是原来的。

古老宗祠,门眉上刻有传家风的字,大门两旁对联“创业不忘宗祖德”和“传家唯愿子孙贤。道出了阮氏家族的德高望重,家风淳朴,重孝道,以励精图治能干创业为先的豪情壮志,爱家爱国之栋梁。

村中老人,在冬日暖阳下畅谈生活乐趣。

漫步于护城河道,水里锦鲤鱼跳跃嘻戏自由自在,享受到了无忧无虑的快乐。

山青水秀的顶头村,走在这儿享受了宁静温馨,不时远处传来叫卖声,有商人把一些咸鱼干虾等货运到村中来卖。

远眺前方有一座典雅精致的桥。

南门桥是村民集资而建和出工出力,一座风雨桥给了村民无尽的爱。

桥上有电视、吊扇等配套,村民都喜欢来这儿坐坐,聊聊天,说说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年青人都外面创业了,留下大部份老人带带儿孙,周末就闲下来说说心理话,感受一下快乐的心情。

年青人一到周末就开车回村,陪下孩子和老人,享受一下,家的温暖。

言正、行正、行方正。

脑清、手清、心自清。

说得好,特给力。

再一直沿河道走下去。

到了一个教堂处。

顶头村是福安最早传入天主教的地方。坐落于顶头的天主堂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系土木结构,1931年毁于台风。现有教堂为1932年重建,1937年落成。

主体建筑是西洋风格,砖石结构,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九间。教堂主楼贺锥顶高38米,圆穹天顶,正门两侧钟楼高24米,方型钻天顶,高高耸立,十分壮观。从正门步入,便是一个宽敞的大厅,12根方形柱子支撑着高24米的圆拱顶棚下,悬挂着4盏玻璃吊灯,据说大厅可容纳千人。

“文革”期间,教堂钟楼等处曾遭毁坏。1983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陆续拨款修缮,现有六座建筑物,占地面积6770平方米,为闽东规模最大的天主堂。1991年顶头天主堂被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巍巍教堂,气势恢宏。

绵绵不绝,好壮观。

沧桑的老屋,已不再住人,里放柴堆和杂物。

曾经孩童的吵闹声,可曾记得。

斑驳的土夯墙,依然凹凸不平,已不再完整了。

另一老屋上保留着“聪明可爱,健康活泼”模糊的字迹。挺有意思的红标语。

这时已到午时,见炊烟袅袅,一种乡愁涌入心头,挥之不去。

穿入其中,隐隐约约有叫声和菜香扑鼻,让人回味无穷。

走到河道末,见到了一株参天古榕,庞大的树身,要好几个人才抱得住。

古树大概有几百年了,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像长寿老人皱纹一道道,高高挺立于小山丘上,如同一位守护在村上的老树神,肃目严谨的光注村里变化,见村上人过上好日子,才安祥了,露出慈祥的笑容,舒展手臂想拥抱整个村庄呢!

暖暖的午后阳光下,农民依旧在菜田里忙活。

翻翻土,施施肥。

向巷子走去,见一阿姨在清洗大门。

岁末了,老房子该洗一洗,擦一擦。

村里的小卖部。

村委会和党支部及活动室。

还有另一幢新的祠堂。

走了半小时左右才粗粗的走完,在呦喝吃饭声中,仿佛又让我回到了童年,最喜欢跑到姨父家老房子去和表弟们一起玩的岁月,如今已回不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