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的轉股代持行爲,並不能令人信服。

恒大與賈躍亭的糾紛究竟是怎樣?獨家揭祕其中的是非曲折和真相

紛擾多時的Faraday Future(簡稱FF)糾紛陷入僵局,到底真相如何?自誕生之日起就引起極大關注的FF又將如何演變?界面新聞試圖還原這場跌宕複雜的博弈。

基於信任而放權

恒大和賈躍亭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今年的6月25日,當時恒大以67.46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

按投資協議約定,時穎將在3年內向FF支付20億美元的投資款,其中 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

通過這筆鉅額的投資,恒大成爲FF的第一大股東,同時同意保留時穎此前授予賈躍亭的10:1特別投票權。換言之,賈躍亭仍然是FF實際控制人,即控制董事會,又牢牢掌控FF的經營決策權。

雖然恒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兼任FF的全球董事長,但由於其全面負責恒大集團的運營,對FF日常管理並不多,恒大實際上委派到FF的只有一個出納員,只負責最基本的出納工作,而且協議已約定即便出納員不簽字,七天後也會視爲同意付款,FF的資金使用權全實際由賈躍亭掌控。

由此可見,恒大從入股之初,就給予了賈躍亭及其團隊充分的信任與放權。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賈躍亭已經深陷樂視危機,個人信用也幾乎破產,恒大依然選擇了入股並放權,許家印進軍新能源領域的決心可見一斑。

FF中國三大困局

合作之初,雙方都很清楚,汽車作爲資本密集型行業,除了股東的資金投入外,暢通的外部融資渠道也是必須的。由於恒大在國內資本市場的信用紀錄明顯優於作爲失信被執行人的賈躍亭一方,因此雙方合作後由恒大協助FF在中國開展融資工作。

也正是在這個融資的過程中,賈躍亭一直向恒大隱瞞的、對FF在中國融資有巨大不利影響的信息,開始陸續浮出水面。

由於賈躍亭作爲樂視股東時違反了關於返程投資的法規(外管局37號文),因此FF中國的外匯賬戶被凍結。這導致了恒大投入到FF的資金無法在中國結匯用於支持FF中國業務的開展,甚至連員工的薪酬也無法發放,時至今日仍只能靠恒大的無抵押借款維持運營。

來自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態度,或許更是FF融資工作的難解之結。多家銀行均表示,無法接受FF實際控制人爲賈躍亭。

作爲多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賈躍亭,在中國還有大量的債務,只有賈躍亭轉讓股份並不再控制FF才能獲得融資支持。政府相關部門也明確表示,建議股東方(恒大)考慮調整賈躍亭的CEO職務。

界面新聞了解到,在一次FF中國與銀行的會談中,該銀行明確表示只要賈躍亭還佔有FF股份,就不可能融資。如果要融資,賈躍亭的股權就必須轉出去,FF不能有他的股份,更不能讓他控制FF。

另外一份政府來函也顯示“賈躍亭這位失信被執行人依舊擔任着FF的CEO,這給FF中國業務和項目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因此,這會破壞政府機關對該項目的支持力度,建議股東方調整他的CEO職位。”希望恒大能以自身的品牌、信用和影響力,解決FF在中國區面臨的問題,推動FF相關業務在國內的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與嘗試,恒大充分認識到FF中國想要在國內發展,就必須儘快解決三大問題:一是FF中國在國內的外匯賬戶被凍結,無法結匯;二是FF中國基本上不可能在中國取得金融機構的融資;三是因爲FF實際控制人賈躍亭本人繼續不斷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以及由此引起的持續負面新聞,FF想要獲得相關的政府政策支持十分困難。

恒大的兩個選擇

美國當地時間7月13日,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行曾到位於洛杉磯的FF總部進行過視察,並就公司未來發展與FF管理層進行了研討交流。

根據此前的公開報道,許家印一行對FF總部的生產製造、電氣實驗室、動力總成、電池電控、設計工作室、車輛安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核心研發部門進行了細緻的調研,而賈躍亭則全程陪同,雙方氣氛融洽。

然而,當恒大提出想要解決中國區的發展困難時,賈躍亭卻表示恒大提前支付的8億美元已用完,要求恒大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才能讓FF91在2019年3月31日前量產。

據界面新聞了解,當時恒大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是賈躍亭已大概率完不成量產承諾,如果堅持執行原協議,就可以坐等明年一季度投票權反轉,從而拿到控制權。

第二是信任並繼續支持賈躍亭,提前付款儘快解決中國區問題,因爲沒有了龐大的中國市場,即便FF91如期在美國實現量產,對於FF的發展是毫無意義的,恒大“要把世界頂尖新能源技術引入中國”的計劃更是無從談起。

恒大權衡之後選擇了後者,同意考慮再提前提供7億美元,並同意取消FF81車型量產的里程碑考覈,以及同意解除“36個月若賈躍亭不能回到中國的FF辦公室履行CEO職責,則10:1投票權將反轉”的條款。但也要求FF必須解決外匯賬戶被凍結的問題,並實現國內可融資,徹底解決FF中國的困境。

基於這個共識,雙方隨後又展開一輪洽談。

據悉,在談判過程中,賈躍亭一方主動提出,由賈躍亭轉讓其所持有的FF股權予第三方。他認爲,此舉足以解決中國區面臨的問題。

隨後,雙方簽訂了補充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雙方約定在簽訂協議的30天內,賈躍亭將其持有的FF股份轉讓給第三方,並應提供令相關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滿意的證據。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賈躍亭只是將股份交由一個24歲的年輕女性代持,其仍爲FF的實際控制人。

據瞭解,賈躍亭的團隊在隨後一個月陸續提交關於賈躍亭轉讓股份的“證明”文件,但相關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研究這些“證據”後,都對賈躍亭的轉股行爲提出質疑。

其中一個例證是,一份政府函件稱,由於賈躍亭擔任FF CEO所帶來的問題,給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產業政策支持帶來極大壓力,並表示賈躍亭此次轉股需要提供更多的證明文件,以評估其是否仍實際控制FF。

也就是說,賈躍亭以代持方式營造了轉股的假象,並未令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滿意。

直到現在,FF的外匯賬戶仍未解封,政府的產業支持政策也難以落地,金融機構的貸款更是分文未放。因此恒大提前支付7億美元的先決條件並未達到。

談判破裂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FF的日子愈發艱難,中美兩地的發展都已經走到生死存亡的邊緣。

今年9月,爲了打破困局,恒大再一次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向賈躍亭提出一個資金替代方案。恒大願意在2018年提供7億美元投資款用於支持FF美國的運營,此外還願意提供5年期的5億美元貸款用於FF中國,以解決國內的資金困境,且年利率爲7.8%,較恒大自身的融資成本要低。

如果順利執行,加上此前已提前支付完畢的8億美元,意味着恒大在2018年一年時間裏就將向FF支付20億美元,這等於原計劃分三年支付的投資額。而從總額看,也意味着恒大將向FF總投資達25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入股、5億美元貸款),較原計劃進一步增加了支持力度。

恒大提出,由於其爲上市公司,且5億美元數額巨大,爲了保障上市公司股東利益,要求以FF香港及FF中國的股權作爲貸款抵押,這也是最基本的商業原則。值得一提的是,5億美元是5年期的貸款,而電動汽車行業可以說2年就能決定生死成敗,如果恒大真如賈躍亭所說想要“喫掉”FF,大可不必同意如此長的貸款期限。同理,恒大若真要“喫掉”FF,給予FF的貸款利率也不會定在一個遠低於自身融資成本的水平。

此外,恒大認爲FF知識產權應在FF集團內部自由流動,FF中國有權使用FF的技術,賈躍亭應解除FF中國與FF美國共享技術的限制。不過,賈躍亭將所有恒大提出的新方案解讀爲“霸王條約”。

在這次談判中,恒大甚至同意將FF91量產的里程碑考覈從2019年3月31日推遲至2019年6月30日,恒大的這一讓步並沒有打動賈躍亭,雙方最終也沒有簽訂協議,賈躍亭不僅拒絕FF美國與FF中國共享技術,甚至提出20億美元的投資款只能用在美國,並堅持要求FF中國必須先經過他同意才能進行超過5億元的融資。這意味着許家印將世界最先進新能源汽車技術引入中國的夢想宣告破滅,賈躍亭已經觸碰到了許家印底線。在這次談判破裂後,恒大才首次提出要撤換CEO,而之前恒大對賈躍亭都是抱着支持的態度的。

面對恒大提供資金、解除考覈等的一再讓步,賈躍亭卻爲了一己私利,阻撓了FF正常發展,由此也造成了現下雙輸的局面,而那些在國內苦苦等待賈躍亭翻身還款的供應商和債權人,也再一次陷入遙遙無期的等待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