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編劇第2集埋下一條暗線,範閒一句話是點睛之筆

由孫皓執導、王倦編劇,根據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古裝權謀電視劇《慶餘年》自開播以來,就以其跌宕起伏的劇情,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幽默詼諧的臺詞畫風引發了觀衆的強烈反響和討論熱度,不僅張若昀、李沁、陳道明和李小冉這些熟悉的明星備受觀衆關注,還有飾演範思轍的郭麒麟和飾演二皇子的劉端端也以其獨具特色的出色表演讓觀衆另眼相看。

不過,令追劇觀衆頗感遺憾的是王陽飾演的滕梓荊(王陽飾)在範閒(張若昀飾)剛剛開始闖京都時就下線,這似乎是王倦編劇最擅長的把觀衆喜歡的人物悲情式結局。同時,與原著小說不同的是,爲了加快劇情節奏,也爲了適當改變範閒(張若昀飾)的人物形象,編劇王倦在着力刻畫範閒形象時突出了一場戲,那就是讓範閒當街搏殺程巨樹,爲滕梓荊報仇。

關於範閒當街斬殺程巨樹這段情節,有相當多的觀衆和網友感到疑惑不解,甚至有很多網友吐槽,認爲範閒此舉極不明智,格局極小,沒有大局觀念,而且主角光環太強,就是一個熱血中二少年。緊接着,範閒又大張旗鼓地去看望自己的準新娘雞腿姑娘,再加上範思轍(郭麒麟飾)敲鑼打鼓的吆喝聲,一時間,京都大街和宰相門前好不熱鬧。

在《慶餘年》的故事推進中,書粉最關心的問題是劇版《慶餘年》改編了多少,與原著小說多少契合度,而編劇王倦在回答粉絲提問出更是耐心解惑,尤其提到一個貫穿全劇的暗線。王倦說,他在劇是藏了一條暗線,到最後幾集才翻開,這條暗線算是把他所改編的內容都串起來,從第2集開始一直延續到最後,也是爲了塑造人物展開。確切地說,每集都串着,是一個貫穿全劇的佈局。

那麼,有沒有觀衆跟小樓一樣,反覆去刷第2集,找出那條暗線呢?

關於這條暗線,有不少網友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比較突出的看法主要有:

1、這條暗線跟鑑查院誅殺範閒的密令有關,這個密令後來追蹤到了死去的徐雲章身上,又從徐雲章生前與太子聯繫密切,可以推測到與長公主相關。

2、這條暗線與言若海和言冰雲(肖戰飾)有關,言冰雲因爲滕梓荊失誤一事被派到北齊,他在途中與範閒相遇,但卻未曾謀面。言冰雲(肖戰飾)是劇中是一個非常出彩的人物,他一生忠誠正直,爲了慶國可以肝腦塗地。在後期,言冰雲與範閒有過非常默契的合作,但最終兩人因價值觀的不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不過,小樓在反覆看了這些情節之後覺得,範閒(張若昀飾)在離開澹州之前與五竹(佟夢實飾)的一番談話纔是編劇王倦埋下的暗線。範閒在離開澹州赴京都之前,去與從小守護在他身邊保護他安全的五竹叔告別,告別之際,範閒與五竹有一段話非常值得玩味。

範閒對五竹說道:我要去京都了,這次刺殺的事兒,我沒告訴你,是因爲我想你知道,沒有你幫我,我一樣可以很好地在這個世上活下來,我已經長大了。從我記事起,你就一直守護我,只要有你在,我就什麼都不會害怕,可是這不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你呢?你喜歡什麼?

五竹回答道:沒有。

範閒繼續追問道:那你有喜歡的人嗎?或者想做的事,自己的人生規劃?有時候我覺得,你就是爲我一個人而活,這對你不公平。

在範閒看來,五竹不僅僅是他的守護神,更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親人。所以,他希望五竹能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接着,範閒說了一段最重要的話,也就是他去京都的真正目的。他說:明天我就要去京都了,我會去找想殺我的人,也會探尋我孃的故事,我會在這個世上活得比誰都好,因爲這一直是我想做的事,我希望你也能找到你想做的事。

好了,我們可以劃重點了。範閒的這段話裏,最重要最關鍵的信息,其實也是王倦編劇埋下最重要的暗線或者說是伏筆,那就是範閒說的這一句話:我會在這個世上活得比誰都好,因爲這一直是我想做的事。

範閒這一句話,看似簡單,其實卻是全劇的點睛之筆。

他無論生活在哪裏,無論跟誰生活在一起,無論經歷什麼時代,擁有多少權力,他最終的選擇,只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他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就是範閒與葉輕眉最大的不同。葉輕眉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世界,但範閒卻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爲自己而活。

正是因爲範閒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最後在探尋了母親葉輕眉的故事併爲母親復仇之後,他沒有選擇君臨天下執掌權力,而是選擇與心愛的人攜手退隱江湖逍遙自在。

範閒的這種人生觀,是否也一直貫穿全劇始終呢?

範閒這種人生態度也正是塑造範閒這個人物性格和形象最與衆不同的地方:他在聖旨前的”不跪“,他當街搏殺程巨樹爲好友滕梓荊復仇,他快意恩仇率性至真,其實都是在詮釋劇中這一句話。同樣的,王倦說最後幾集纔會揭開,言下之意也應該就是範閒在面對朝堂與江湖時所做的抉擇。

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所以,範閒與五竹告別的這一句話,纔是全劇真正的點睛之筆,它貫穿全劇,也成爲範閒最終選擇與林婉兒(李沁飾)退隱的關鍵伏筆。不知道追劇的朋友是否有相同或者不同觀點呢?歡迎留言,每天跟小樓一起追好劇。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