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消声器剖面

此前的文章中,提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目前正在以一个营的常规编制部队,试验普及枪械消声器。传统上枪械消声器多见于手枪、冲锋枪、步枪;而很少见于机枪,但实际上在诸多枪械中,机枪却反而是最需要消声器功能的——特别是对于常规部队。

图:彻底解决散热问题的要塞水冷机枪

而马克沁机枪面世以后,依靠重枪管、脚架、大容量供弹方式(比如弹链)、强化冷却设计(比如水冷或可更换枪管)等核心设计;能够提供密集、稳定的持续火力压制能力,机枪成为了现代步兵班排的核心火力支柱。这一点在stg44、ak47拉开主流步枪全自动化的历史阶段以后,依然没有改变。

图:国外枪械爱好者的破坏性测试,AK47连发数百发以后,护木因为枪管过热而起火

而步兵手里的自动步枪,一方面实战中的点射和连发打的远没有机枪准——绝大多数缺乏脚架、特别是三脚架的稳定;另一方面在火力持续能力上也远不如机枪,需要频繁的中断射击更换弹匣,而且远比机枪容易过热,必须停止射击。

因此多数情况下,现代步兵班排的战术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步枪手掩护机枪组发挥火力,压制对面的目标——与此同时,怎么发现和摧毁对方的机枪火力点,也就成了矛盾的另一面。而对于机枪来说,枪口火光、持续密集的噪声,都是它暴露的关键特征。

图:给机枪加装消声器,目前主要见于经费更充裕、对独立生存能力特别看重的特种部队,在常规部队中非常少见

给机枪加装消声器,通过有效的抑制枪口火光和噪声,能够极大的减小机枪组的暴露几率,使得对手难以发起有效的准确反击。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负面问题:首先是精度上的破坏,使得机枪在中远距离上的压制能力降低。

子弹在飞出枪管口部以后,仍然在一定距离内受到枪口燃气流场的作用;消声器对于膛口冲击波的抑制和封闭作用,会干扰子弹的外弹道飞行,引发散布范围加大,导致精度变差。

图:机枪持续射击以后枪管红热化

图:M16步枪采用气吹式原理,燃气从枪管上方的导气管直接吹动枪机后坐。‘’这是M16在热成像仪下的温度变化,可见燃气冲刷才是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但最主要的,是消声器在滞留枪口火药燃气、减弱枪口火光和噪声的过程中,大量原本直接散发到空中的热量也会随之滞留在消声器内部——实际上常规枪械发射时,火药燃烧释放的能量仅有45%左右会变成弹头的飞行动能。这使得不管怎么优化设计,消声器都会以远远高于枪管的速度发生过热情况、甚至起火烧毁。而这与机枪本身强调的火力持续能力是背道而驰的。

图:即使是在步枪上,用对机枪来说强度非常低的连续射击,消声器也很容易会出现严重的过热。

图:红热状态下消声器的结构强度急剧衰退,被燃气撑胀变形

另一方面,消声器对于内部腔室容积的需求,又使得它本身肯定有较大的体积;传统上两根可更换枪管就能基本满足作战需要的机枪,用加消声器的机枪,则需要更多、而且大得多的备用枪管才能满足同等的火力持续要求,这是比较难被接受的。当然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给机枪使用的消声器,由于持续射击的需求,它的设计制造标准更高,要花费的钱也更多——特别是它在机枪上使用时,特别容易由于高强度的持续射击而损坏。

———————END——————

来源:极限特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