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大本科招生

2019年12月6日,日本仁科紀念基金會基金會理事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林誠宣佈將2019年度“仁科芳雄亞洲獎”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表彰他在“基於單光子的量子信息科學方面的傑出貢獻”。

仁科紀念基金會是爲紀念“日本近代物理之父”仁科芳雄而設立,基金會頒發的“仁科芳雄紀念獎”是日本物理學界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獎項。2012年,基金會新設立“仁科芳雄亞洲獎”,以獎勵日本之外的其他亞洲國家在物理學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該獎每年頒發一次,每次獎勵一名,獲博士學位未滿15年的青年物理學者可被提名推薦。

“量子鬼才”陸朝陽

2018年英國《自然》雜誌評選出了10位有代表性的中國科學家,稱之爲“中國科學之星”。1982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的中國科大教授陸朝陽榜上有名,被《自然》雜誌稱爲“量子鬼才”。

中國科大最年輕的教授

陸朝陽於 2000 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後,他被保送進入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部,師從潘建偉教授開展光子糾纏和量子計算方面的研究,表現出了卓越的科研創新能力。

2007年,碩士期間的他作爲第一兼通訊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實驗了對六光子糾纏的操縱,製備了“薛定諤貓態”和簇態,刷新了多光子糾纏和光學量子計算領域的兩項世界記錄。這個工作入選了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

同年,陸朝陽在國際上首次用光子比特實現了肖爾大數分解算法,成果被美國物理學會以“量子計算的突破”專題報道,併入選了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2008年,陸朝陽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轉向量子點單光子源和電子自旋操縱方面的研究。博士期間,陸朝陽以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單電子自旋的實時量子躍遷和非破壞性測量,爲固態量子計算解決了一個基礎性難題。陸朝陽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博士論文和答辯,同時,還入選了競爭異常激烈的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青年研究員(入選比例不到1%)。

回國後,時年28歲的陸朝陽成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同年,他還入選了中組部首批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和上海市“千人計劃”。

中國科大量子夢之隊

陸朝陽回國後繼續與恩師潘建偉院士保持密切合作,並組成了中國科大量子“夢之隊”。近年來,陸朝陽和同事們在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他們系統性地發展了脈衝共振熒光、極化微腔耦合量子點等方法,解決了單光子源和糾纏光子源的品質和效率等瓶頸問題,在光量子計算和多光子糾纏方面處於國際引領地位;首次在類石墨烯單原子層材料中發現非經典單光子發射,連接了量子光學和二維材料這兩個重要領域,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超越歷史上第一臺電子管和晶體管計算機的針對波色取樣任務的量子計算原型機;首次實現了單光子多自由度和高維度的量子隱形傳態,爲複雜量子系統的完整態傳輸和發展高效量子網絡打下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陸朝陽目前已發表包括《科學》和《自然》5篇,《自然》子刊9篇、《近代物理評論》1篇、《美國科學院院刊》3篇、《物理評論快報》24篇在內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了60餘篇論文,被引用5400多次。

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英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突破、美國光學學會評選的國際光學年度重要進展等。

他入選了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美國光學學會會士,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五四獎章、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中國物理學會的“黃昆物理獎”等榮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