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兩年,上虞根據實情先後出臺了《紹興市上虞區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上虞區衛生健康局關於進一步鼓勵發展中醫藥工作的若干規定》等文件,在中醫藥人才培養管理、特色專科建設、職稱晉升評審、提高薪酬待遇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年初,上虞區建立了上虞人民醫院和上虞中醫醫院爲牽頭醫院的兩個醫共體,踐行“三統一、三統籌、三強化”的醫共體建設思路,開展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保障機制等三方面改革探索,醫共體內設立人力資源、醫保、財務、醫療業務、公共衛生、後勤保障和信息管理等“七大管理中心”,城鄉居民的就醫獲得感滿意度全面提升。

編者按 從2012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健康浙江”概念開始,到2016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健康浙江2030行動綱要》,再到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打造健康中國省域示範區”爲目標,大力推進健康浙江建設十一大行動,浙江人民的健康事業和健康水平,走在了全國前列。本報陸續刊發“健康浙江”建設優秀典型,本期爲上虞區。

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區爲契機,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堅”等重大專項行動,守護羣衆“舌尖上的安全”。

建設“美麗河湖”將曹娥江打造成融河流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於一體的浙江省“最美河流”之一。

曹娥江畔、龍山腳下,作爲健康浙江考覈優秀單位和正在創建中的全國健康促進區,上虞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奏響了一曲激揚的健康協奏曲。

打造一個全域健康“共同體”

在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建設工程指揮部,記者看到,醫院的概念方案設計任務數已編寫完成,正在緊鑼密鼓準備全過程諮詢招標等前期工作。

據上虞區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龔開洋介紹,這個項目是健康上虞建設的一場重頭戲,規劃用地約550畝,總投資約30億元,將重點打造腔鏡中心、腫瘤中心、生殖醫學中心、腦科中心、康復中心、急診創傷中心等,建設成爲一所有2000張牀位、服務浙江、輻射華東地區的綜合性生命健康中心,對提升城市能級、優化健康環境、打造醫學高峯等具有深遠意義。

在健康浙江建設這個戰略大局中,上虞區將“共建共享”思想貫穿始終,區委、區政府圍繞健康上虞建設目標,堅持健康融入政策、健康優先發展,全域推進健康工作、全民參與健康行動、全員共創健康上虞,將上虞打造成了一個健康“共同體”。

將健康上虞建設列爲“一把手”工程,形成了網絡齊全、責任明確的兩級指揮體系。《健康上虞2030實施計劃》等一個個政策文件,指導、推動、督促着健康建設,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320萬元用於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

作爲打造健康全域“共同體”的一部分,上虞的醫共體建設因其豐碩成效而讚譽聲四起。

年初,上虞區建立了上虞人民醫院和上虞中醫醫院爲牽頭醫院的兩個醫共體,踐行“三統一、三統籌、三強化”的醫共體建設思路,開展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保障機制等三方面改革探索,醫共體內設立人力資源、醫保、財務、醫療業務、公共衛生、後勤保障和信息管理等“七大管理中心”,城鄉居民的就醫獲得感滿意度全面提升!

築起一箇中醫藥惠民新高地

健康浙江、健康上虞建設一開始,中醫藥,就被列爲了重要方向和重要抓手。現在的上虞,已成爲浙江省中醫藥工作的重鎮之一,中醫國粹正越來越深入城鄉居民的生活中,造福他們的防病、治病、養生。

“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是健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符合我區實際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突出以預防爲主,城區中西醫並重,鄉鎮(街道)中醫爲主、中西醫並行。”近兩年,上虞根據實情先後出臺了《紹興市上虞區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上虞區衛生健康局關於進一步鼓勵發展中醫藥工作的若干規定》等文件,在中醫藥人才培養管理、特色專科建設、職稱晉升評審、提高薪酬待遇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

特別是在人才培育上,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策略,近年來共外派300餘人次學習傳統中醫療法和經典理論。去年,該區衛生健康局領導帶隊赴全國知名中醫藥大學招聘中醫藥人才,91名人才中,碩士、博士有40名。“到明年,我區將引進和培養臨牀中醫藥人才1000人次,將能更好地滿足中醫藥事業發展和老百姓的健康需求。”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更有力的推動是,上虞對中醫藥的巨大投入:7.12億元用於上虞中醫醫院易地新建城南院區,7000萬元保障新招聘人員3年內收入,每年投入500萬元用於中醫藥人員外出進修中醫傳統療法,全額保障上虞區少兒推拿中心、成人推拿中心和灸療中心以及25家公立醫療機構中醫館建設。

建起隊伍搭好平臺後,上虞又及時出手,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在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設立治未病科,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全覆蓋,並在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充實中醫人員,進一步提升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提升中醫服務能力的另一面是加強對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因此我們不斷深化中醫‘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切實增強中醫工作的可及性和有效性,使中醫在改善民生、建設健康上虞中發揮更好作用。”上虞中醫醫院負責人說。

構建一個智能快捷醫療模式

“排隊兩小時、看病兩分鐘”“在上虞看病這麼麻煩,還不如直接去杭州看大醫院”“看個病太難太慢太煩了”……與很多地方一樣,曾經的上虞,這樣的抱怨聲不絕於耳。

怎麼回應百姓的抱怨?如何解決醫療服務領域的難點痛點?上虞區衛生健康局藉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積極探索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優質便捷服務體系,構建智慧醫療模式,將一個個“痛點”變成了“通點”和“快點”。

“我們的優質便捷服務體系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創新支撐而實現的。”上虞智慧醫療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主要包括了:

健康檔案共享平臺。在省內率先將民營醫療機構納入統一的區域信息系統,區域內各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臨牀醫生工作站、責任醫生工作站、體檢醫生工作站“3個通道”即時查看就診用藥、檢驗檢查報告及轉診隨訪等信息,確保精準救治。

“健康上虞”微信公衆服務平臺。全面開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老百姓在“健康上虞”微信公衆服務平臺上實名認證後就能實時查看就診信息,無需再到醫院現場取報告。責任醫生可以利用該平臺向羣衆推送健康保健知識,開展移動隨訪和互動交流服務。

智能結算平臺。區內所有醫療機構均實現診間支付、先診療後付費、自助結算和支付寶或微信移動支付。今年又完成電子健康醫保卡“刷碼”支付、“刷臉”支付、“醫後付”等服務,老百姓帶個手機利用“浙裏辦”“支付寶”“豐收互聯APP”等途徑生成的電子二維碼就能“無卡支付”。

區域統一電子醫療票據平臺。上虞率全市之先,實現了公立醫療機構電子醫療票據全覆蓋,老百姓可通過“浙裏辦”查詢相應的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今年7月全面運行以來已開具電子醫療票據60餘萬張。

統一合理用藥監管平臺。實現區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民營醫院一體化、同質化用藥監管,通過全處方點評、合理用藥即時智能提醒,加強醫療安全管理。

除了上述平臺,上虞更有一張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的“王牌”,那就是全省首創的“醫療療效評價制度”。關於醫療療效評價,簡單來說就是:醫生治療的效果好不好,由病人說了算。區內的4家區級醫院已建立起療效評價科,每月邀請所有住院病人、10%~15%門診病人對醫生進行電話測評,療效等級分爲治癒、好轉、無效3個,對治癒率高、排名靠前的醫生優先考慮評先評優評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