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长期共建的国学文化的传承基地,建议将传承国学文化的任务不要落实在纯封闭型的教育系统内,应该考虑在虎丘的文化区域内恢复早在南宋时代著名的和靖书院,并恢复沿袭古代的书院模式弘扬国学文化,并建议恢复的书院名称为虎丘书院,让书院的教育模式走进现代社会为大众传播弘扬传统文化服务,也将中国优秀的书院文化也得到传承,应由恢复的虎丘书院来承担这历史传承的使命,也只有书院的职能才能真正地将国学文化在广大的社会中传播到现代的大社会之中,使其代代传承,经过政府部门及有关文化单位的支持下,2011年虎丘书院经市文联正式批准恢复建立,目前,公益性文化的虎丘书院正式复建后,其运行的模式依照了古代书院的典法所设定,如,藏书、讲学、交流,近十年来的运行,现已初步形成了古代书院的基本模式。2005-2006年,苏州大学及苏州市的一批文化专家、学者、教授共同商量如何兴起国学文化的传承,而虎丘书院现址就在当时正巧是一家与央企合作的大型机械设备企业,其公司董事长又是苏大的毕业生,由于企业因扩大厂房搬迁新区,在规划中董事长主动提出把原厂址配合由苏州大学正在规划建立文治国学院的计划,其条件须以公益性文化的形式作为国学文化弘扬的传承基地。

4月11日下午两点,虎丘书院陈东兴院长接受了凤凰传媒采访。在采访中,陈院长谈及了虎丘书院的由来、书院各项功能之所在、其丰富多样的藏书、各类讲学与交流活动,以及为社会做出的公益性服务等。

范仲淹任苏州知州的第二年,在南园遗址建立学府。他专门请了胡安定来苏州讲学,教育出了一大批人才,因此当时外地很多学子纷纷来苏州求学,号称东南第一学府。苏州的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书院也遍布全城。当时理学家尹和靖在苏州虎丘搭了一个茅棚,很多人来到虎丘向他求学,所以虎丘可谓人文荟萃,因此当时书院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虎丘。这就是虎丘书院的前身。

陈东兴院长在接受凤凰传媒采访

南宋时期,书院兴盛,文风鼎然,在虎丘塔之边,就建有盛名的"和靖书院“。其原址虽已无法考证,但据地方志记录虎丘塔周边的"和靖书院"当时影响极广。

2005-2006年,苏州大学及苏州市的一批文化专家、学者、教授共同商量如何兴起国学文化的传承,而虎丘书院现址就在当时正巧是一家与央企合作的大型机械设备企业,其公司董事长又是苏大的毕业生,由于企业因扩大厂房搬迁新区,在规划中董事长主动提出把原厂址配合由苏州大学正在规划建立文治国学院的计划,其条件须以公益性文化的形式作为国学文化弘扬的传承基地。在多次的论证中,当时江苏省政协秘书长吴熔先生提出了新的建议,认为,国学文化涉及面广,弘扬与传承的对象不仅在教育、文化等领域中更主要的面对社会才能让国学文化进社区、校区进行传承。 为长期共建的国学文化的传承基地,建议将传承国学文化的任务不要落实在纯封闭型的教育系统内,应该考虑在虎丘的文化区域内恢复早在南宋时代著名的和靖书院,并恢复沿袭古代的书院模式弘扬国学文化,并建议恢复的书院名称为虎丘书院,让书院的教育模式走进现代社会为大众传播弘扬传统文化服务,也将中国优秀的书院文化也得到传承,应由恢复的虎丘书院来承担这历史传承的使命,也只有书院的职能才能真正地将国学文化在广大的社会中传播到现代的大社会之中,使其代代传承,经过政府部门及有关文化单位的支持下,2011年虎丘书院经市文联正式批准恢复建立,目前,公益性文化的虎丘书院正式复建后,其运行的模式依照了古代书院的典法所设定,如,藏书、讲学、交流,近十年来的运行,现已初步形成了古代书院的基本模式。

第一,藏书方面,虎丘书院和苏州图书馆联合办了一个藏书两万多册的苏州图书馆虎丘分馆。第二,虎丘书院和苏州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办了一个苏州地方文献资料室,供学者们研究、查阅资料用。第三,虎丘书院还邀请了很多名人、名师来这里坐镇讲学,开设了黄帝内经、易经班,后来逐步开设了红学班、少儿写作班、金刚经哲学班、太极文化班等。

虎丘书院一直以来注重社会性公益服务。陈院长指出,当下是大学习年代,量子通讯、5G技术已开始得到应用。为了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得以更好地传承,适应新形势下新时代的要求,虎丘书院将与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联合编撰《传承的力量》、《经典的力量》国学丛书第二辑。为配套国学丛书的编撰工作,书院将于近期开设“家风家教经典研修班”,宗旨是既要对当下有用,又要把老祖宗的经典用活用好。家风家教经典研修班定位为培养50户苏州示范家庭,兼顾孝敬老人的家庭、敬老教育做得好的家庭与家风建设良好的家庭。

如今的虎丘书院,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以重振国学为宗旨,从事国学研究、国学教育、国学交流;开设教育学习班,开设校外课堂。将经典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创造性地延续传播下去。陈院长也希望更多有思想有缘分的人聚集到虎丘书院大家庭里来,共同提升正能量,提升觉悟水平。紧随时代变化,做善因,结好果。培养一批道德人才,打造一批传承道德文化的人,打造传统书院,打造文化传承的命运共同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