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滿滿的期待中,第一期的“藝生原創羣友油畫作品微展”誕生了,是不是又是一次新生呢。藝生原創羣友油畫作品微展(第3期)。

藝生原創羣友油畫作品微展(第3期)

陳寶安先生爲微展題字

前 言

文 / 聶繼光

時令剛過了清明,自然界一片生機盎然,這對油畫家來說是一件好事情。自然界這滿滿的生機在藝術家眼裏無疑是一個召喚,那些潛伏一冬的藝術細胞(或者說是靈感)此刻完全甦醒過來了,這是藝術家們所期待的,也是藝術所期待的,更是春天所期待。

在這滿滿的期待中,第一期的“藝生原創羣友油畫作品微展”誕生了,是不是又是一次新生呢?我們共同期待。取名藝生原創,通過字面意思,我出於兩個考慮,一是藝術是畫家(藝術家)的生命,畫家是爲藝術而生的;我們要尊重原創,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創作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從我個人而言,搞油畫創作幾十年了,至今還在路上。這一路走來,不覺間我的身邊多了很多同伴(同道),他們都很優秀,是我一路前行的動力。做微展的目的就是通過網絡渠道,把我們這一羣人,一撥一撥地亮相,把我們的作品推送在網絡上的朋友們面前,以期得到大家的共鳴、回饋和啓示。

話不多說,嘮叨幾句當作前言吧!諸友不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以藝會友,各人修爲不同,風格各異,不分高低,只爲娛樂。

我先拋磚引玉,歡迎同好加入。

聶繼光作品

巴達日胡成旭顧孔鋒李南麥吾朗·吐松袁榮

1、巴達日胡的作品

巴達日胡,男,1974年1月28日出生,蒙族 內蒙古通遼人。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中央民族大學“第六屆西部少數民族青年美術家高級研修班”學習。現任內蒙古科技大學教師。

蒙古人將馬視爲自己家庭的一員,自己的夥伴,意境深遠,從而形成了豐富的馬文化,用油畫的藝術形式表現蒙古人心目當中對馬的崇拜以及祭祀。馬永遠是英雄形象,美好理想,與時俱進的遊牧民族精神,吉祥如意及人間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這種諸多特徵和祭祀文化用油畫的藝術形式展現,優美與崇高美爲一體是馬的重要美學特色。

2、成旭的作品

成旭,四川成都。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舞蹈技巧教師,自學美術至今。用色彩紀錄時代的痕跡。

大自然掀起我繪畫的激情,總想一處不拿下的紀錄筆下,回味在無窮的色彩變化中。

3、顧孔鋒的作品

顧孔鋒

1976年生於湖北建始

現居深圳,羅湖區美協會員,中藝馨書畫院副院長,快樂中國寫生俱樂部會員

時間改變了很多東西,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對家的感情,在外漂泊的遊子對家鄉的依戀,春節回家鄉能見到的都是雪情!以畫畫爲載體,寄託鄉思。

4、李南的作品

李南

1961年3月生,1980年本科畢業於吉林省藝術學院。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民盟書畫院一級畫師,四川省蜀都書畫院理事。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視覺傳達平面設計方向碩士領銜導師。曾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美術片分廠擔任美術設計,四川美術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作品被大陸,香港地區,美國,挪威,瑞典等國家個人與博物館所收藏。

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創造,中國人講究傳承,西方人從大自然中得到感悟,由於有了印象派與現代繪畫,反而是中國現代繪畫有一個異常的高速發展,當再回頭來看這塊藝術史的時候,你會發現中國人的藝術已經很強悍,使中國的藝術家更加有了一種自信。

5、麥吾朗·吐松的作品

麥吾朗.吐松,男,維吾爾族,1989年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宿縣。2015年畢業喀什大學美術學院;作品《破曉》於2011年阿克蘇地區舉辦的“熱愛偉大的祖國,建設美好家園——魅力阿克蘇”爲主題的美術展覽中榮獲二等獎;2011年作品《破曉》再度入選“油畫新疆—當代油畫藝術展”。

麥吾朗.吐松的作品凝重而深邃,他用自己獨特而敏銳的眼光洞悉這個美麗的世界。從而發現和創作了一個個精美的藝術作品。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能夠讓觀者進入到繪畫作品當中來,一起體會作者創作當時的心境和感悟。

6、袁榮的作品

袁榮,男,1977年生於江蘇南通,

2005年畢業於江蘇南通大學美術教育。

江蘇省南通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南通市開發區美術家協會理事。

江蘇省南通市開發區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

一個選擇畫畫的人,內心深處是需要去承受一些孤獨的東西…自己的想法便是全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心足夠強大,便能抵抗外界侵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凡事有度,不可能走極端。這時候的入世,只不過爲了體驗罷了。對象是感受,先玩後梳理,最終回到畫面上,表達需要有虛度,實永遠是一幅畫主題的體現,而虛是精神。

(藝生原創微展第4期,敬請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