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了又來了,郎朗老師魔性教學再次上線了!看完他的“得得得得得得”,全體觀衆表示鋼琴學沒學會不知道,反正我們都很快落。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快樂源自有網友上傳了一段郎朗的教學視頻,視頻中的郎朗瞬間化身表情包,結果再次讓廣大喫瓜羣衆陷入了郎朗老師的魔性魅力之中…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郎朗第一次貢獻經典教學表情包了,上一次出圈,是他一邊行雲流水地彈奏,一邊用東北話對着呂思清兒子熱血沸騰地教學說,“你要咣咣咣砸的我腦袋都得掉!”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喫瓜羣衆表示頭都笑掉了。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在許多人看來,郎朗是正在改變古典音樂界的人,他讓更多的年輕人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古典音樂難出圈,但許多喫瓜羣衆沉迷“沙雕男孩”表情包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出圈了。

郎朗“變了”。

好多人覺得郎朗轉變的節點是結婚,尤其是看完《幸福三重奏》之後發現,郎朗絕對算是藝術家裏的段子手。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還有很多人說已經被吉娜洗腦,越看郎桑越覺得他so cute。

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裏,這位天才鋼琴家的新聞多半和他的郎爸往事、以及偶爾的緋聞有關。可如今他彷彿變成了全國觀衆的快樂源泉。

在吉娜的助力下,他無師自通地掌握了自己把自己做成表情包這一門手藝,過去被父親逼迫練琴的艱難時代過去了,一位大娛樂家冉冉升起。

讓我們嚴肅探討一下:郎朗是怎麼變成“沙雕男孩”“快樂源泉”的?

“郎朗沒被逼瘋,真不容易“

童年的郎朗,恐怕一點都不快樂。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許多人對郎爸的記憶還是當年他談及兒子的婚姻時,說過一段備受質疑的話:“找皇家的還不錯,我們和查爾斯王子關係好,可他沒女兒……”

郎國任這段話,後被媒體精煉提煉爲“唯有公主才配得上郎朗”,並廣爲傳播。郎朗後來否認過,說從沒和公主好過。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但郎爸當年真正最厲害的是一次次把少年郎朗逼得精神差點崩潰。

郎朗的爺爺是師範學院的音樂教師,在吉林省東豐縣楊木林鎮頗有聲望。郎爸郎國任自幼喜愛文藝,尤其癡迷二胡。

買不起就自己動手製作了一把,後來考上了瀋陽空軍文工團,成爲一名二胡演奏員,退伍後來到瀋陽市公安局當特警。

自己未能實現音樂夢,在少年郎朗表現出超人的音樂天賦後,他就辭職帶着9歲的郎朗到北京求學。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全家就靠媽媽在瀋陽的一份工作,賺錢養家支付學費。

在郎朗的自傳《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中,直接寫到過和“狼爸”父親的激烈衝突。

當時郎爸對郎朗的要求只有一個:要當就當第一,要練就像活不過明天那樣去練。

只要郎朗談不好,就會聽到“這麼彈肖邦不高興了,那麼彈莫扎特要跳河了”的吐槽,感覺郎爸倒是有上“吐槽大會”的天賦。

父子之間最激烈的一次衝突已經被廣爲傳播:有一次郎朗晚回家兩小時,恨鐵不成鋼的郎國任,對郎朗歇斯底里的咆哮,還讓兒子在喫藥自殺和跳樓自殺之間二選一。

郎朗是條硬漢,兩條都沒選。當然藥也是假的,都是抗生素。

當時郎朗憤怒地用拳頭猛砸牆壁,用自我傷害的方式反抗,郎爸這才摟住郎朗說:兒子對不起,我不想要你死。我只想要你練琴。

現在大家都覺得郎朗成才靠的都是郎爸的鐵血教育,其實郎朗早就說過了,這是我自己的志向。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有一次郎朗曾和父親激烈爭吵,郎朗咬着牙三個月沒碰琴,不管父親如何道歉,他就是不練。

直到有一天他無所事事在菜市場遊蕩,隨手敲西瓜聽聲音,這時,那個賣西瓜的小販對他說,這手指真長,適合彈鋼琴。

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應該揮霍自己的天分。

但當時的郎朗快樂嗎?

我相信是不快樂的。

他成功以後和爸爸一起上訪談,郎爸說,“他沒挨多少打,我都是嚇唬”。

郎朗微微一笑說,“我爸覺得我長大都忘了。”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當年郎爸甚至不準郎朗和媽媽打電話,理由是會影響練琴。小郎朗就算想媽媽,也只能偷偷哭。

就算後來十四歲的郎朗拿到全額獎學金,去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求學。郎爸到美國說的第一句話還是:“這是美國不假,但在這兒我還是你爸”。

確實是。

2006年,郎爸向記者自爆劉亦菲曾託人帶話給他,表示非常喜歡朗朗,然而郎爸回絕說,“沒答應”。

有記者當面求證,然後被劉亦菲打臉。

劉亦菲當時回應的名句是——“彈棉花和彈鋼琴對我都沒有太大影響”。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2012年,郎朗跟女演員鞏新亮被拍到一起回酒店過夜。

郎爸馬上回應 “我不知道鞏新亮”“兒子很聽父母的話”“除非郎朗不承認他是我兒子” 。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就算是吉娜這麼完美了吧,郎朗還是說過一則郎爸新故事:第一次見到吉娜,他就問吉娜:鼻子是不是做的?

問題是吉娜是混血,鼻子一直又高又挺。

在那些和郎爸有關的故事裏,郎朗的形象是少年天才,是在狼爸壓迫下沒被逼瘋的天才鋼琴師,是憑實力活到現在的幸運兒。

但那時候郎朗的故事和快樂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就算有也是悲情故事。

11歲那年,郎爸帶郎朗頂着雷暴和沙塵暴騎自行車到北京老師的琴房後,老師卻說“我已經決定不再教你的兒子了”。這位老師評價郎朗是“土豆的腦袋、打砸搶風格”,還說,“你的兒子不僅離天才差得很遠,他連進音樂學院的才華都沒有。”

多年後郎朗在自傳《千里之行》中描述了這個名現場,“我感到淚水盈滿了眼眶。我看到父親的眼圈也變紅了。他說:這我不明白。我的兒子是個天才。”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這位老師的判斷有多好笑就不說了,但當時這的確是一箇中國父親極度渴望兒子成功的真實故事,是一場底層父子的人生苦情勵志劇,即使後來逆襲,也依然不是一出喜劇。

郎朗的人生故事變成喜劇,還等着另一個人出場。她就是吉娜。

遇上吉娜以後,郎朗變“沙雕表情包”了?

後來郎朗上節目跟林依倫講過一個故事,說他第一次德國比賽那天,吉娜出生。

一切彷彿緣分天註定。

後來,聞名世界的鋼琴王子郎朗,如願娶到了他的愛麗絲公主。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除了音樂天賦、公主面孔、魔鬼身材,吉娜還精通德、英、法、韓等多國語言。

一開始人們都以爲這是一個粉絲嫁給偶像的浪漫故事。

但人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浪漫故事沒有錯,公主卻是講話東北大碴子味的公主。

郎朗:冷,披件衣服,別感冒了!

吉娜:我不冷,我要好看,好看比什麼都強!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通過那個戀愛綜藝,人們終於發現,長相美豔,身材火辣的現實版“貝微微”吉娜,其實是個勤勞肯幹,毫不做作的東北媳婦兒。

她對郎朗的彩虹屁,最開始成爲喫瓜羣衆的快樂源泉:時刻都要親親抱抱舉高高。

天天說,“Why are you so cute”。

看着郎朗的眼睛,真情實感地誇一句,“你的眼睛也這麼漂亮。”。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喫完飯靠在郎朗身上,一臉陶醉地靠近問:“你怎麼這麼好聞”。

在屋外的小院裏乘涼,含情脈脈地堆郎朗說,“你的大長腿。”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愛情濾鏡多可怕我們不知道,但是光看這些片段,大家已經感受到了戀愛的酸臭味兒。

郎朗現場開課教吉娜說中文,頓時創造出年度喜劇名場面。

吉娜的東北腔好像是天然的,“我醬、抽息、二十拔日、醫院兒”,喫瓜羣衆已經無法掩飾自己的歡樂。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郎朗也越來越好笑了。

私下的親密互動的啄木鳥親親,活生生變成一個表情包。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記者:郎朗的成功給吉娜帶來壓力嗎?

郎朗自嘲:算了吧,現在大家都說我配不上吉娜!

散步閒聊,隨口傳授爸媽的“東北限定英文”。驚喜=Surprise=傻撲rice晚上好=Good evening=鼓搗衣服呢早上好=Good morning=鼓搗貓呢。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兩人在外喫飯,滿嘴跑火車段子滿天飛。

以下是郎朗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吉娜滿臉認真學習段落:1、偉大的作曲家都喫酸菜;2、中國人想彈好西方古典音樂,要喫酸菜;3、我彈琴談得好,喫酸菜喫的。一

這兩個人就是有本事把戀愛綜藝演成東北情景劇。

最新的段落裏,郎朗和吉娜一打開門便發現牀上的蚊帳上趴着一隻臭蟲,嚇得吉娜趕緊求助郎朗:“親愛的,你快過來看,這有一隻蟲又爬到裏頭了”。

郎朗不以爲然,看了一眼隨口說道:“給它轟出來就完了”。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吉娜默默地去衛生間拿起蒼蠅拍,嘴裏直呼“臭”。

郎朗:“你要堅強”。

然後象徵性拿起蒼蠅拍,胡亂揮舞了幾下,嘴裏還唸唸有詞:“飛了,飛了,咱們走吧”。

那邊吉娜已經被臭蟲爭崩潰了,一言不發的躺到沙發上,並用毛毯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一看老婆真生氣了,堅強勵志帝郎朗立馬慫了,默默地拿起了拖把拖地收拾殘局,還嚇得有些語無倫次。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到了這個時候,郎朗的人生故事已經怎麼看都像是喜劇了。

如何解釋郎朗的人生悲喜呢?

我們平常總愛用原生家庭來解釋,有些少年爲什麼會誤入歧途。郎朗八九個月就能哼出完整旋律,兩歲開始學鋼琴,但在郎爸的鐵血教育下,竟然完全沒有偏離人生的正軌,遇上吉娜後更是開啓了人生的新篇章。

愛情可真是奇妙的東西,使人矇蔽雙眼,連郎朗也能被看出大長腿,但也負責生產快樂。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所以郎朗是被吉娜引爆的快樂趵突泉嗎?但這也不是故事的全部。

“沙雕”進化史:不僅是鋼琴家,也是大娛樂家

郎朗的“得得得得得”魔性鋼琴教學爆紅以後,很多當年的教學視頻也一起被翻出來,又翻紅了一次,這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男人好喜歡教人彈琴啊。

從小胖孩到外國友人無一不教。

人們從中發現了一個 “表情包在線生產者”郎朗,卻忽略了郎朗的實力。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他曾以一曲“拉三”打了現場所有諷刺過他的人的臉。

在白宮現場彈奏《我的祖國》。

在唱片業不景氣的環境下,唱片公司以“外國人不可能喜歡聽你們中國音樂”爲由極力勸阻他的情況下,黃河之子中國作品專輯大賣,成爲一個古典音樂市場奇蹟。

跟金屬樂隊Metallica合作,燃爆了格萊美現場。

強大的適應能力讓郎朗不斷爲古典音樂在當代娛樂工業中開疆拓土,他依然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古典音樂帶貨達人。

而另一方面,在輿論的風浪裏滾了幾遭,郎朗也學會了順着風向走。

郎朗17年因爲左手腱消炎休息了一年半,不能彈琴。吉娜擔心他的手,後來主動承包了行李,結果之前郎朗因爲“不提行李”被網民羣嘲。

隨後郎朗在節目裏就求生欲爆棚了,一直努力申請任務——

郎朗:我幫你。

吉娜:不用不用不用,不用,完事了。

看看郎朗絕望的背影你就感受到他的內心:完犢子了,又要被網民罵了。

後來接受採訪這位表情包男神活靈活現地展現了自己的心理陰影,他現在看到包都會馬上“粘”上去,“我來我來”。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比起一紙聲明,這纔是真的“想開了”、“放開了”,用娛樂精神消解吐槽與質疑,也不怕消解掉自身的藝術家光環。

日益放飛自我的郎朗,就呈現出更生動的面容,

除了各種教學魔性視頻,他還頻頻和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合體。

比如一則視頻裏,周杰倫成爲了郎朗的鋼琴老師?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周杰倫還說:我想郎朗應該很久沒有老師了,所以我來教他彈琴,音樂界應該沒有比這更牛的事了!

周杰倫自信爆棚,教得有板有眼,一邊彈一邊講,郎朗彎着腰頻頻點頭,一副認真好學的樣亞子。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周杰倫示範完之後,還把座位給了郎朗。看看學生學到了多少。

後來周天王自己留言稱: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教邁克爾喬丹如何打籃球一樣!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搞笑的同時,在古典音樂界,郎朗幾乎擁有了一個完美的職業生涯:少年成名,一路紅到現在從未塌過天才人設,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創造力,在業界宛如神話。

他的慕尼黑音樂會大獲成功。國際著名指揮霍耐克對着他說了這麼一段話:“事實上,我對貝多芬第二協奏曲沒有太大感覺。但和你彈完以後,我覺得這首初期的第二協奏曲,寫的和最著名的皇帝第五協奏曲一樣偉大了。

看得出日益沙雕出圈的同時,郎朗的主業一刻不曾荒廢過。

相比如今的德雲社越來越“去相聲”化。說相聲的未必說的好,聽相聲的也未必是來聽相聲的,可能是來聽歌的。但郎朗首先依然是鋼琴大師,其次纔是行走的表情包。

郎朗確實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古典音樂流量之路。沒有人規定鋼琴大師就只能正襟危坐,不能上綜藝,不能捧老婆。

可是郎朗最大的了不起,在於從未本末倒置。

在堅持鋼琴技藝打磨的同時,他只是以更輕鬆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人生,他首先自己走下了神壇,反倒給郎朗的人生故事賦予更豐富的面貌。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這樣的人生看似難以複製,尤其是在郎爸這樣的教育之下,他不僅沒有被童年歲月壓垮,反倒越來越能帶給大家快樂了。

“當鋼琴家的夢想已經實現,我還有繼續當鋼琴家的夢想”。

自己會彈不夠,還要教會更多人一起彈琴,結果又創造了一堆魔性表情包。

好笑是好笑,但古典音樂畢竟又出圈了。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郎朗自己說,現在我不需要再向世界證明我是誰了,因爲大家都知道我是誰了,所以我就心平氣和把琴彈好就行了,我用不着再去展示你看我有多麼的強,我有多麼的速度,對我來講就是能沉下來去享受這個音樂,而不是給它變成一種競賽,我這場音樂會彈不好,我明天喫不上飯了。

他依然會有爭議,依然很多人認爲這是爲了表演效果故意設計的。但郎朗的第一位老師朱雅芬對媒體否定了這種猜測,在她印象中,郎朗小時候的演奏就是這種方式,就是太興奮了。

回到故事的開頭,7歲的時候,郎朗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在臺下還沒開始彈,就開始興奮,在臺下都在拍手。“上臺之前發現有巨大的問題,但是已經來不及解決了。我穿了一個吊帶褲你知道嗎?倆帶子全掉了,全勒上了,就是自己太興奮了,太想表現了。”結果他只得了一個安慰獎,獎品是一隻金絲毛玩具小狗。

後來他把這種過度興奮的演奏風格變成了某種充滿喜感的得瑟和包袱,他本身散發的幽默感和吉娜一結合,又形成了一種喜劇效果。

曾憑實力被羣嘲的郎朗,終於憑沙雕口碑翻身了?

人們爲什麼喜歡郎朗的“沙雕”?不僅因爲他和時代共振,彈出了這個時代最喜聞樂見的表情包,更因爲我們偶爾依然會想起,其實他真是一位從未放鬆標準的藝術家,一個真正的天才。

魔性教學視頻、和吉娜的魔性互動,再加上網友的神助攻,一個行走的表情包郎朗就此誕生了。

但我覺得這場沙雕進化史的背後,真正了不起的是:郎朗從沒成爲只剩表情包、卻忘了彈鋼琴的表情包網紅。

從鋼琴家到娛樂大家,他只是憑沙雕出圈嗎?“得得得得得”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