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假設你是老闆,聽到員工彙報,“公司存在兩個組織性問題”,聽完後,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問題嗎。《金字塔原理》認爲,向別人傳達思想最有效的途徑,是結論先行,自上而下地表達。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爲了工作彙報,辛辛苦苦連夜做了10幾頁PPT,第二天開會,還沒講完3頁,老闆就開始皺眉頭了。你硬着頭皮講到第5頁,老闆終於忍不住了:你到底想說什麼?!

說話說不到點子上,這是很多人溝通中都存在的毛病。接下來我們專門針對這個問題,看看金字塔原理是怎麼解決的。下面5分鐘的時間,我會講到2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結論先行;第二個重點是言之有物。

我們先來講第一個重點:結論先行。

就拿上面彙報工作的例子來說吧,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委屈:我就是按照金字塔原理來做的呀,先把想說的點在紙上列出來,歸類分組、向上總結概括,搭建成金字塔形狀,然後一點一點搬到PPT上,對照着PPT講的呀!

我想提醒你注意的是:金字塔是搭好了,但你表達的時候,是從塔基到塔尖、自下而上地講?還是從塔尖到塔基、自上而下地講?

說話說不到點子上,往往就是因爲表達的順序反了。《金字塔原理》認爲,向別人傳達思想最有效的途徑,是結論先行,自上而下地表達。結論先行,這四個字一定要牢記哦。

現在請你想一想,你平常交流時的表達順序是怎樣的?實際上,我們很多人都不習慣結論先行。比如批評一個人,我們會說:小李好喫懶做,欺負弱小,還經常坑蒙拐騙,小李是個壞蛋。一般都不會先給出結論,說:小李是個壞蛋,然後再提供論據:小李好喫懶做,欺負弱小,還經常坑蒙拐騙。

所以,結論先行,或許不完全適應我們的日常交流場景,但是在工作環境中,尤其是向上彙報的時候,要刻意提醒自己結論先行。老闆時間寶貴,先說結論,才能提高溝通效率。

商界有一個著名的“30秒電梯法則”,也出自麥肯錫。麥肯錫要求每一個員工,都能在乘坐電梯的30秒鐘裏,向客戶說清楚一個具體方案。不要覺得做不到,優秀的廣告能在10秒之內打動客戶。

接下來,我們講講第二個重點:言之有物。

你的PPT上是不是也出現過這樣的標題:公司存在兩個組織性問題。你覺得自己這麼說,是在給出結論嗎?那你就錯了。實際上,這樣的標題,是個典型的反面例子,因爲它並不能使對方獲得任何思想。

現在假設你是老闆,聽到員工彙報,“公司存在兩個組織性問題”,聽完後,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問題嗎?顯然不知道!所以,這樣的標題就是言之無物的。

正確的標題應該是這樣的:公司的主要組織性問題是,沒有充分授權。這樣老闆就聽明白了。

好了,最後我們一起來回憶總結一下。有2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結論先行;第二個重點是言之有物。大腦喜歡聽結論,所以在工作環境中,最高效的溝通是,先說結論,自上而下地表達。同時需要注意,結論一定是有實質性內容的。“公司存在兩個問題”,不是結論。“公司存在什麼問題”,才叫言之有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