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企业是不会给职工缴纳企业年金的,有些企业职工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年金,事业单位和企业有这么大的差距,养老金的领取额度能不大吗。现在两个岗位的养老金已经并轨,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金都是按同样的方式进行计算,唯一不同的就是薪资多少的问题,相信再也不会出现这种相差几倍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保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并交纳社保。缴纳社保的作用就是用来保障我们退休后的生活,当我们退休后就可以每个月领取一笔数额不菲的养老金,社保最低交纳年限是15年,也就是说只有缴纳满15年者才可以申领养老金。

常先生在一家私企已经工作了35年了,昨天给图图留言说他的一个老朋友也是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了35年,但是常先生每个月只能领取1800元的养老金,而他的朋友却能领5800元,所以常先生就有点想不通了,不是说工龄越长养老金也就越多吗?为什么自己和老朋友的差距这么大?

其实35年工龄并不算太短,就以二线城市来说,一般来说缴费指数差不多在0.6左右,一个月差不多能领3000元左右,而三四线城市就有可能只有2000元左右。实际上,别看养老金的缴费指数就只是差那么一点,但是到了领养老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相差近千元也是很正常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是35年工龄,但是养老金的差距足足差了4000块钱,养老金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产生这么大差距的原因,你们都了解吗?

1、在养老金并轨之前,两者的计算方式不同

在养老金并轨之前,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不同于私企。事业单位主要是根据工龄进行计算,举个栗子:10年工龄是按薪资的60%计算,10年到20年是按薪资的70%计算,30年到35年是按薪资的85%计算,35年工龄以上的按薪资的90%计算。而企业退休金则是完全按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养老金的领取标准,与养老金缴纳的年限和指数脱不了关系。现在两个岗位的养老金已经并轨,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金都是按同样的方式进行计算,唯一不同的就是薪资多少的问题,相信再也不会出现这种相差几倍的情况。

2、其次,养老金缴纳数额不同

养老金领取的多少和养老金缴纳数额成正比关系,而养老保险缴纳也分为好几个档次,从低到高依次是60%-300%不等。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从低到高一般保持在100%-200%之内,而企业的缴费基数差不多就是最低档次的60%。举个栗子:虽然同样是工作35年,但是一个人一个月缴费2000,一个人一个月缴费1000,再加上养老金并轨前的差距。可以想象,为什么有的人只能拿1800,而有的人就能拿5800,缴费基数就不同,养老金的差距又怎么会不大呢。

​3、补充养老保障制度

国家每年都会给事业单位职工缴纳一定额度的年金,这笔年金在退休后一起与退休金结算发放。而企业是不会给职工缴纳企业年金的,有些企业职工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年金,事业单位和企业有这么大的差距,养老金的领取额度能不大吗。关于养老金额度,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就行,那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还有就是尽量选一些体制内岗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