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第14届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省剧协副主席,潜江市剧协主席,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院长。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胡新中饰王老五。

11月14、15日晚,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精心编排的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迅速圈粉,频频攫获青年观众的爆笑,打破了传统观众主导的历史,基本成为年轻人的主场,实属难得一见的戏曲观演现象。

而这番景象究其原委定是源自精彩的故事和这些专业的戏曲演员了。

《河西村的故事》以河西村通过开发万亩虾稻共作基地脱贫致富为背景,展现了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长达数十年的人生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故事既有时代烙印,又充满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可谓呈现了一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兼具的艺术盛会。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

两朵花鼓梅花

一个以光棍村出名的穷村子致富后,新一代领头羊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农科项目,不期之中引回了心仪的姑娘,更没想到的是引出了上辈人的一段未了情,于是,故事就这样在两家、两代人之间展开。

该剧目由国家一级编剧周慧执笔,国家一级导演黄鸣现执导,更有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胡新中、李春华两位花鼓名家和优秀青年演员答沙、傅潜芬、吴珍珍、陈斌等联袂出演。

“花鼓之王”胡新中:对“哟喂哟”的坚守与传承

梅花档案——胡新中

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第14届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省剧协副主席,潜江市剧协主席,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院长。其代表作有《平原作战》、《庵堂认母》、《花墙会》、《家庭公案》、《原野情仇》、《李天保吊孝》等。

胡新中博采众长,创新发展花鼓戏的声腔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流派。其唱腔韵味十足,脱俗大气,适合各层观众口味,演唱的《李天保吊孝》、《站花墙》等唱段成为老幼皆宜的“流行歌曲”,被观众奉为“花鼓之王”,是一位天赋极高、文武兼备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自1969年考入湖北省潜江荆州花鼓剧院至今,在许多大型经典的剧目中都可以见到胡新中的身影。

1975年,以花鼓戏“鱼水情深”的片段首次进京获好评。

1981年被“珠影”特邀扮演戏曲电影《花墙会》主角杨玉春,使花鼓戏首次走进银幕。

1982年获省主演一等奖。

1987年主演传统戏《妻审》获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

1991年获省首届“牡丹花杯”戏剧奖。

1997年主演《原野情仇》中的仇虎获第1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0年在“九艺节”获奖剧目《生命童话》中饰谭老师,甘当配角,乐为绿叶,受到专家和观众赞誉。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胡新中饰王老五

从没一句台词的路人甲,到李玉和、郭建光、杨玉春、李天保、王刚、仇虎……一个个角色的成功饰演,胡新中和同事们书写了荆州花鼓戏的传奇,硬是让这朵艺术奇葩走进中南海,并走出国门传扬海外,也带到了湖北剧院的大舞台。

“花鼓皇后”李春华:唱开了荆州花鼓戏旦角第一枝梅

梅花档案——李春华

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潜江市政协常委,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原副院长。

1970年入潜江花鼓剧团至今。先后在50余台剧目中任主演。现代戏《红灯记》饰李铁梅;《江姐》饰江姐。传统戏《站花墙》饰王美容;《明月情》饰柳明月。晋京获奖剧目《家庭公案》饰李云霞;《生命童话》饰刘妈妈。

1982年获省演出一等奖。

1985年获省戏曲演唱比赛一等奖。

1991年获省“牡丹花杯”戏剧杯。

1995年获省主演一等奖。

1998年主演《原野情仇》花金子荣获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李春华饰荷花婶

李春华勤奋好学,多次受教声乐专家,善从兄弟剧种和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表演富有激情,演唱穿透力强。声腔高亢圆润,嗓音经久耐用。素有“金嗓子”美称。誉为“花鼓皇后”。婚后身怀双胎,从怀孕至临产始终坚持于演出舞台。产后未待满月,便携带一双儿女下乡演出,深受观众爱戴。家庭变故和年老退休也未中止演出脚步。是一位率直乐观、心宽艺长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