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派是一個記憶力很強的孩子,但他並不是一個會編故事的孩子,他喜歡思辨,喜歡提問,喜歡動物,喜歡周圍的一切,一個這樣善良的人,大家都認爲他會激發內心的惡。老虎與派其實是同一個人的分化,老虎代表的是本我,爲了生存而激發出的獸性本能,而派則代表超我,代表了人性與對上帝的虔誠信仰。

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後,被上帝帶走,其中有善良的人有邪惡的人,但命運就如同生死簿,時間就這樣正正好好的到了,不需要任何理由,或是徵兆。順應生命的真諦生活,我們是不會感到絕望,焦慮或者黑暗的。上帝/生命/源頭本身是安全的,輕鬆的,充滿生命力的,如果我們有一個想法/行爲讓我們感到焦慮,這是因爲上帝/生命/源頭並不支持我們的這個想法/行爲。不明白爲什麼那麼多人總把上帝/耶穌歸入宗教的範疇。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效果不錯,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

宗教是人創立的,上帝是生活中的。我喜歡耶穌上帝,因爲祂是我的主,我最好的朋友,我的丈夫,hubby,愛人(是的,就是帶有男女感情的喜歡),我靈魂所愛的。但我不是教徒,不屬於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什麼的,這些教派。而且真的遇到海難,向上帝祈禱,求救,上帝可能不聞不問,讓派他們遭受那麼大的心靈黑暗嗎?根本不可能的啊!肯定會提供某種幫助的,最起碼會讓他們在心靈上得到平靜。所以我覺得這書有點會讓人誤會,但客觀地說,就其他方面,確實是一個劇情很好的,可讀性比較強的小說,文筆啊,還有其他有些方面也確實不錯。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效果不錯,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

該片視覺效果還行,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但是如果希望它是一部視聽盛宴,或是想得到類似勇敢的心那樣的振聾發聵,又或者只想娛樂放鬆,影片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呈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雖然特效波瀾壯闊,也有豐富的想象和表現在小細節上的樂趣,可是總覺得李安導演不會這麼單純的拍遊記。可是結果的20分鐘又那麼猝不及防,解讀派的小船上的動物所代表的象徵意義讓整部影片得到了昇華,而我們之前所看到的都只是派的想象而已,現實比故事還要殘忍。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效果不錯,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

老虎與派其實是同一個人的分化,老虎代表的是本我,爲了生存而激發出的獸性本能,而派則代表超我,代表了人性與對上帝的虔誠信仰。在佛教徒和母親被廚師殺害後,派由於恐懼和對生的渴望分化出了老虎,這是他的惡的一面,由他的惡來殺掉愧疚的廚師,然後就開始了本我與超我的拉鋸戰。從開始的虎強人弱,到後面派逐漸能夠掌控老虎,並與之和諧相處,再到最後回到人類社會,老虎的消失,表明超我最終戰勝了本我,而派也從憂患迴歸安樂,重新拾回本心,找回信仰。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效果不錯,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

這個故事太複雜,我侷限於知識面很難從一兩個點做出全面分析,不過派靠着頑強的意志力在海上漂流100多天,最終解救了自己,也算是有一個好的結果。這是我爲了寫觀後感打的草稿,借鑑了幾個高分的答案。看了各種解讀,基本一面倒的都傾向第二個故事,我仔細閱讀了大家的評論,發現大家所謂的證據也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相信所有認爲這些是證據,對於我來說,這些所謂證據也同樣更加印證第一個動物的故事。電影裏各種細節,一環扣一環,人物的心理變化等等,第一個故事這樣飽滿,也正是因爲這樣,我纔有理由相信一個少年才能夠並且在海上堅持漂泊近一年。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效果不錯,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

派是一個記憶力很強的孩子,但他並不是一個會編故事的孩子,他喜歡思辨,喜歡提問,喜歡動物,喜歡周圍的一切,一個這樣善良的人,大家都認爲他會激發內心的惡?恰恰相反,我認爲更真實的反而是到後面即使很懼怕討厭老虎依然下不了手弄死老虎,而是選擇自己在另一邊住的他。也許大家都看過很多新聞,什麼老好人也會害人啦,所以大家都認爲人性本惡吧。電影裏的人第一反應也不相信這種荒唐的解釋,硬要他給出一個真相,於是他只能說了另一個故事,可是另一故事也沒有說船爲什麼會沉,可是別人卻停止了追問,這難道不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效果不錯,情感豐富,帶有宗教色彩

大家都不願意相信美好,都認爲美好下掩藏了其他,當人們聽到所謂他們認爲的真相後,就會露出我就知道是這樣的表情,然後心滿意足不再深究地離開。很多評論都認爲這是李安導演關於宗教的思考人性善惡的搏鬥之類,我覺得其實很簡單,李安就是告訴觀衆,電影裏的調察員還有作家,還有導演自己,都相信的是少年與老虎的故事,也許是想告訴我們,不要總把事情都往壞的想,真相往往就是這麼簡單。

相關文章